墨子观点 《论语》中的儒家哲学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 。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 。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 。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 。总体来说,就是无为而治 。
孔子儒家学派,提倡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公平,不管贫富贵贱,不分国界,都公平的接受教育 。孔子主张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 。
孔子的学生子路请教先生,如果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应该先请教父亲和兄长再去做 。后来,孔子的另一学生冉有也请教先生同一问题 。孔子说,对,应该立刻执行 。公西华问先生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孔子说子路逞强好胜,要让他三思而行;冉有办事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临事果断 。
【墨子观点 《论语》中的儒家哲学】然而墨子主张,非攻、兼爱 。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 。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 。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 。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 。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触发,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 。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 。其中道德高尚尤为重要 。唯有如此,兼士才能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和贫富,对所有人都能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 。
在于阶级利益不同
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 。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 。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 。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
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
墨子的这种观念,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 。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 。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 。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 。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 。
《非儒》篇说,在儒家看来,君子打了胜仗就不应该再追败逃之敌,敌人卸了甲,就不应该再射杀,敌人败逃的车辆陷入了岔道,还应该帮着去推 。这看上去很仁爱,但在墨家看来,本来就不应该有战争 。如果两方面都很仁义,打什么?如果两方面都很邪恶,救什么?
在爱的问题上,儒家比较实际,利用了人人都有的私心,层层扩大,向外类推,因此也较为可行;墨家比较理想,认为在爱的问题上不能玩弄自私的儒术,但他们的“兼爱”难于实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