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是一般主体 。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 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 ,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
(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 。
(4)违反规章制度 ,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一、 交通肇事罪 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主体——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 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不排除一些非专业交通运输人员、非正式驾驶人员违反交通法律 法规 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形 。2、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罪过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是出自过失 , 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 , 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 , 或者虽然预见 , 但轻信能够避免 , 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3、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 。4、客观方面——是指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 。这种行为 , 既可以是作为 , 也可以是不作为 。其表现根据 刑法 的规定是不可分割的四个部分: a、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 。b、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c、必须实际发生了重大事故 , 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d、违法行为和造成的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交通肇事罪的量刑等级 1、3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 , 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 , 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 , 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 ,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 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 交通肇事 致一人以上重伤 ,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 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 超载 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 (1)司法解释将财产损失数额限定为“无能力赔偿数额” , 据此 , 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 , 不管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何种财产损失 , 只要行为人能够赔偿 , 则不成立犯罪 。有人认为这会造成实质的不公平 。但其实 , 如此规定是有合理性的 , 首先 , 在我国刑法中 , 只有 故意毁坏财物罪 , 过失毁坏财物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 , 如此规定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其次 , 如肇事者承担了赔偿责任则使自己承担了损失 , 如果仍与未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的肇事者一样定罪处罚 , 这其实更不公平 。(2)按该《解释》 , 对于构成犯罪所要求的“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 仅指“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 , 不包括对肇事者本人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2、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 , 《解释》第3条规定 , 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 , 在发生 交通事故 后 ,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 首先 , 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 其次 , 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 , 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 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 , 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 , 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 《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 ,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 , 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 ,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 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3、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 , “因逃逸致人死亡” ,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 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但刑法理论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 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 。本书认为 , “因逃逸致人死亡” , 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 , 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 过失犯罪 , 为保持 犯罪构成 的纯洁性 , 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 ,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 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 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 , 以 故意杀人罪 或者 故意伤害罪 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罪可以说是从交通肇事中演变而来的 , 一般交通肇事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结果 , 如出现多人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 这个时候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 不过这也不是必然的 。所以并非只要交通肇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损害结果 , 最终就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此时 , 还要达到规定的 立案 标准 , 那么才能认定为此罪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推荐阅读
- 如何做养胃早餐好吃 怎样做好吃的养胃早餐
- 简单又快速的远程方法教给你 电脑远程开机三种方式选哪个
- 关于才艺的语录
- 转呼啦圈有什么好处,转磁石呼啦圈的好处和坏处
- 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 张店有没有孩子玩的地方
- 怎么样消除装修以后的油漆味
- 牛年赵姓女宝宝起名推荐 姓赵的女孩名字大全
- 空虚寂寞失落的说说
- 简单大波浪编发教程 简单好上手的大波浪的编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