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画上了句号,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尚未结束 。
随着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及各批次各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的志愿填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资本眼中的新布局点,既有老牌教育机构抢占先机,又有大厂搅局后来居上 。
站在人生路口的考生们,是新业务的“上帝”,还是待割的“韭菜”?
有公司年赚3000多万元
三分考七分报 。每年高考,因志愿填报失误而留下遗憾的考生数不胜数 。对家长而言,高考志愿填报无异于“人生大事决断”,胆识和经验,缺一不可,压力也可想而知 。于是,高考志愿填报生意应运而生 。
除了口耳相传的“私人服务”,不少教育机构都一早涉足高考志愿填报领域,如远大云网、蜻蜓、百年育才、优志愿、旭德教育、赢鼎教育、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等,并率先分到了大蛋糕 。

文章插图
例如主打志愿卡销售的优志愿,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获得六轮融资 。负责人介绍,目前信息平台有近300万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在30%以上,公司整体毛利率在40%左右 。
而百年育才、旭德教育和赢鼎教育都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8年上半年,赢鼎教育实现收入过亿,净赚3203.78万元,业绩比许多A股公司还要强 。
眼看着这门生意如火如荼,互联网大厂也按捺不住了,纷纷入局 。
百度有“AI志愿助手”,可以根据录取志愿结构,提供冲稳保志愿预测、科学预算目标大学录取概率;腾讯有“新高考通”程序,从录取概率预测到就业薪酬分析一应俱全;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不仅有志愿推荐,还设置了高考直播和名师指导板块 。

文章插图
预计明年市场规模达9.5亿元
新高考政策带来更大的需求 。
2014年,高考改革试点逐渐展开 。2021年,更多省份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合并本科批次 。与过去简单的文理分科报志愿不同,各地开始实行“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 。
新的录取规则增加了报考决策的复杂性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红火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分析报告称,2021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7.9亿元,预计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 。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现存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791家 。其中,绝大多数相关企业都成立于5年内 。2021年,高考志愿相关企业全年新增788家,同比增长了45.93% 。
而大厂的加入除了闻风而动的本能外,还潜藏着更大的野心 。多数高考志愿填报平台的付费业务中,都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项 。也就是说,单纯的志愿参考服务并非其卖点,附加的专业推荐以及强就业导向的个人生涯规划,才是该类服务的竞争力所在 。
近年来,“AI智能分析填报”成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词 。手握巨量数据和扎实技术的大厂,似乎有机会在入局之初就对同类型中小企业实现降维打击,大厂特有的庞大资金池和流量,能够让类似服务快速地触达最大范围的考生 。

文章插图
教育部提醒违规乱象
不过,全靠电脑运算的志愿系统也并不一定可靠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用户表示,自己使用了优志愿进行计算可能性填报学校,交了298元 。根据系统计算,该用户高考志愿填报的前六个大学的上线概率都在70%以上,结果却一路滑档,最终只录取了比高考分数低了20分的保底学校 。
2019年7月3日,在接到大量群众反映后,教育部官网发出提示: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网站搜索“高考志愿”等信息,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排列靠前,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 。轻则遭受经济损失,重则被误导从而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
【志愿卡,高考志愿填出千亿市场,有公司年赚3000多万元,已有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教育部提醒风险】此后,教育部再次通过官网发声:“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 。”
2022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布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各地教育厅也紧跟政策,整顿相关行业,严打违规行为 。

文章插图
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决定 。无论是人工咨询,还是AI分析,都无法为一个人的未来兜底 。
推荐阅读
- 元气柴火靓鸡汤的做法
- 华为麦芒8怎么样插卡,华为麦芒8的卡槽还有别的方法打开嘛
- 开通信用卡自动还款设置方法 信用卡怎么给花呗还款
- 在石家庄办公交卡需要什么证件
- 给即将高考的孩子的寄语 妈妈给高考孩子的寄语
- 京东城市信用卡好办吗
- 图解详细使用激活码全步骤 爱奇艺会员卡激活码怎么用
- 卡西欧gba800怎么调时间
- 宁波公交卡全国通用吗
- 伴手礼贺卡内容 怎么写伴手礼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