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竖井暗渠明渠的作用 坎儿井的作用

坎儿井是新疆地区特色水利设施 。
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古代中国的三大工程 。
在高山雪水潜流区域 , 当地人寻找水源 , 在一定间隔上打深浅不等的竖井 , 而后再依地势高低在井底修暗渠 , 沟通各竖井 , 引水缓缓下流 。这种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修建在地面的渠道相互连接 , 最终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这是一种内地罕见的水利工程 。

坎儿井竖井暗渠明渠的作用 坎儿井的作用

文章插图
坎儿井竖井与暗渠体系示意图
想要了解这样一项别具特色的创举 , 就要了解坎儿井背后的自然地理因素 。
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地形封闭 ,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 , 气候极端干旱 , 降水稀少 , 但是蒸发量却很高 , 多风沙也是本地区环境的一个特色 。
既然降水量很少 , 那么绿洲的水源是从哪里来的呢?
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 以及少量的地下水补给 。新疆地区大地形为三山夹两盆 , 不少山地有积雪留存 , 就会有冰雪融水从山上流下 , 河流出山后 , 除小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外 , 大部分迅速下渗至冲积扇顶部 , 地下径流丰富 。地下水沿着冲积扇缓缓向下流动 , 受到一些山脉的顶托后 , 就会溢出地表成为泉水 。这就是一个个绿洲的由来 。
坎儿井的修建充分利用了当地盆地地形和地下水资源优势 。在极端干旱、蒸发强烈的条件下 , 利用坎儿井进行地下输水能有效避免水资源的大量蒸发浪费和风沙的侵袭 。
当地的地质条件也是便利开挖坎儿井的一个重要因素 , 以坎儿井最为出名的吐鲁番盆地为例 。盆地内洪积而成的第四纪砂砾层和土层 , 厚达好几十米 , 含有钙质胶结 , 坚实牢固 , 不易崩塌 , 给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条件 。
坎儿井竖井暗渠明渠的作用 坎儿井的作用

文章插图
坎儿井地下暗渠
坎儿井的修建为吐鲁番地区提供了大部分的农业灌溉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 , 确保了吐鲁番地区的绿洲文明 。
【坎儿井竖井暗渠明渠的作用 坎儿井的作用】关于新疆坎儿井的由来 , 学界有多种说法 。有说来自中亚的 , 有说渊自内地井渠法的 。最近考古工作者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柯尔加依乡盘吉尔山发现一副巨大岩画 , 清晰的绘有完整的坎儿井体系 。据考证 , 此岩画形成于4000—6000年前至匈奴时期 。通过对岩画时间的考证 , 说明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本地人民改造沙漠地区农业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发明创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