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承认,历史地理是个挺冷门的学科,以至于大部分答主,都在推荐一些纯历史书,甚至是一些文学作品,就连题主,他向让别人推荐的,也只是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读物 。

文章插图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活动时期,地理环境和演变规律的学科,涉及历史经济、人口、自然、政区、文化、城市等诸多领域 。而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基本都是割裂的,很少有老师将其有机的联系起来 。
比如李白写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白帝在何处?江陵是现在的哪里?一日真的能从白帝到江陵吗?为什么两岸会有不住的猿声?万重山到底是什么样子?
仅仅是一首诗,就包含了大量历史地理知识,比如唐代的历史政区,李白的流放路线,三峡航运的重要作用、巫山山脉的动植物特点等 。
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历史地理爱好者,同时这几年又是一位父亲,所以我很明白,目前国内没有专门写给中学生的历史地理入门书籍 。直到去年有一天逛京东,突然看到一本刚出版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就买下来了,毕竟这是稀有物种,作者愿意写这个题材,就代表了绝不会敷衍了事 。
【有哪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历史地理类书籍推荐】

文章插图
唐晓峰教授1948年出生,已经是一位70老者,诚如序言中说,“给孩子讲一般地理的书很多,专门讲历史地理的书还没有” 。于是他决定用毕生的思索和顶尖的学术水平,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文章插图
书中封皮有一句话,“地理问题不都在地上,还有一部分在人的脑子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书中的序言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说:
修建城市,中国人喜欢修成方形的,可欧洲历史上的大城市却没有方的,这里的原因不在地上,而是思想问题 。欧洲人一般不认为城市应该有一个整齐的轮廓,即使要有,也不是方的,而是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主义者们,就设计过圆形城市 。而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只有修建代表天的建筑时,才采用圆的形状,比如北京的天坛 。全书从中华文明起源的几大核心区讲起,再到三山、五岳、九州 。既有交通、驿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说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紧密联系;有山水的艺术,也有四方的风俗;既有王朝的变迁,也有地图的发展 。

文章插图
约300页的内容,把历史地理的许多基础概念都涵盖了,是少有的面向大中学生,也可以作为普通成年爱好者的入门书籍 。要说全书的缺点,就是老先生的行文,对孩子还是有些不太友好,结构也比较散,感觉到高中,大学阶段,有了更好的历史基础,才容易读懂 。

文章插图
犹记得在去年的时候,和国内某知名儿童地理类出版社的一位老总聊天,他是学地理出生的,他说,凡是学地理的人,都具有大格局和大气魄 。自古史地不分家,古人说左图右史就是这个意思,学史者必晓地理才能胸怀天下,谈古论今,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成为历史地理爱好者 。
推荐阅读
- 全日制大专和函授有什么区别
- 玻璃上的白碱怎么去除 有什么方法
- 实现物联网的主要基础设备有哪些
- 斯大林有多少个子女
- 缺乏锻炼的危害有哪些
- 请问计算机职称考试有几个类别
- 软件开发模式瀑布模型有什么特点
- 辽宁有什么特色小吃
- 啤酒卤蛋有营养吗
- 电视剧幸福有多远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