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线路过长导致电压低的解决方法只有两个,一是改用粗电线,另一个要看负载,如果可选择三相或是多个功率相近的电器,可考虑三相供电 。用升压变压器和稳压器来解决问题,基本行不通 。
电线过长造成压降是由电线的电阻造成的 。根据U=ⅠR可知,电路的压降,和电流、电阻都成正比 。对于电流如果负载的功率因数低需进行补偿把无功电流降下来 。而线路电阻只能改用截面积大的电线来减小电阻R 。
但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电线的最大允许电流和截面积不是正比关系 。比如一平方铜电线可通过13A电流,而25平方的电流仅为100A,根本达不到25倍 。
解决压降的另一个方式是改用三相供电 。比如你用1000米长的4平方线给2KW的电机供电,若采用单相220Ⅴ,那么压降就是9Ax4.25Ωx2L=76.5V,电机根本无法工作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文章插图
如果改用三相电,电流就降为3A,而压降只有4.25Ωx3A=12.75V,既使改为2.5平方,压降也只有3Ax6.8Ω=20Ⅴ,完全没有问题 。
下面再谈一下采用升压或稳压器问题 。为降低传输的线损,国家电网远距离送电通常采用提高电压的办法来减小电流 。但作为自家用电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另一种方式是先把电送到目标地然后用升压变压器或稳压器把电压再升上来 。这里有一个原则,对于单独的供电线路,这种方式基本是没有效果的 。因为电压低是电流过大造成的,如果把电压升上去,变压器或稳压器的输入端就需要更大的电流才能正常工作,这会造成电压进一步降低,导致无法完成升压任务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
电线线路是否过长
题主提的“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
线路过长,到底是多长?是100m,200m,500m,1000m,1500m或者是2000 m?或者是更长一些?
☆用电线路是否过长,可根据电力配电变压器的供电供电半径数值,也就是配电变压器供电的范围作为参考值,一般来说,只要是在变压器的供电半经内,并不存在电线线路过长问题 。也几乎不会有低压电路,发生电压低情况,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文章插图
当然特殊情况例外:过载,线路线经选择较细,三相负荷不平衡,相线打铁接地等,也可以造成用电客户家低电压 。
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范围
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半经是:0.5km的范围,也就是说是0.5km远的范围内,配电变压器运行线路的十损耗较少,供电电压质量较高,属合要求 。
一般来说,用电客户家用
电,使用电线的长度只要不超过变压器的供电半径,只要是在0.5Km的供电范围内用电,电压质量是有保障的 。
供电电压质量
供电电压质量:国家标准规定允许电压偏差的值如下:
①.10Kv及以下,380v三相供电的,电压偏差值允许为额定电压的:±7% 。
②.220v单相供电电路电压偏差值允许为额定电压的:
+7%,-10%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文章插图
电压低怎么解决
电线电路过长,电压低解决方法:
①.配电变压器安装选址合理,布局适中缩短供电半经 。
②.低压供电线路,线经粗细应负荷大小合理选择 。
③.增加无功补偿 。
④.将配电变压器的档位调到10KV950档位上 。
⑤.安装的交流电源稳压器
⑥.错峰用电,错开用电高峰用电,家用电器也可以分开用电,避免晚上同时使用 。
⑦.安装的光伏发电板
⑧更换室内的的导线 。
属于下例①,②,③,④的:
①.配电变压器安装选址合理,布局适中缩短供电半经 。
②.低压供电线路,线经粗细应负荷大小合理选择 。
③.增加无功补偿:使行,集中补偿,分散补偿相,低压就地补偿,提升电源电压质量 。
④.距离变电所较远的配电变压器,可以将电力配电变压器的10kV调压档位,调到10KV高压线路950KV档位上,提升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输出电压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文章插图
属于,⑤.⑥.⑦.⑧的
⑤.安装的交流电源稳压器,
家中可以安装,交流电源稳压升压器,提升电源电压 。
⑥.错峰用电,错开用电高峰用电,家用电器可以分开用电,避免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比如做饭时可以将冰箱空调暂停使用,让电给厨房用具,电磁炉,电饭煲使用 。
⑦.安装的光伏发电板,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装光伏发电板并网,不但可以弥补低电压,还可以赚取政府的专项费用补贴 。
⑧更换室内的的导线 。
如果是室内电线较细,可以考虑更换稍粗的电线进行使用,
例原来2.5m㎡的,更换6m㎡∽10m㎡的铜芯线 。
电线线路过长,电压低怎么解决呢

文章插图
一般情来说,通过上述的方法低电压是可以解决的 。
由于近年来,电网升级改造,电压质量得到很好改善,目前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山区仍然有低电低的存在,相信低电压会逐步得到改善的 。
sxj知音电工
2020.07.0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