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比起海洋和河流中其他光怪陆离的水生生物 , 水螅(hydra)很容易被忽略 。 它们生活在淡水之中 , 是水母、海葵和珊瑚的近亲 , 长得有点像蒲公英的种子:长长身体的一端是一团触须 , 本身没什么看头 。 不过 , 它惊人的再生能力成为了生物学中一个谜团 。 即使被切成许多块 , 每一块都能再生成一个全新、完整的个体 。 也因为如此 , 科学家以古希腊神话中可以断头再生的九头蛇海德拉为其命名 。
针对“永生是否可能”这个问题 , 水螅和它的近亲已经提供了一些迷人的线索 。 可大部分生物为什么还是逃不出死亡的命运?
水螅的再生能力激发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从自然界寻求生物永生的证据 , 为什么这些物种不会因为自然原因死亡?死亡真的必然会发生吗?
水螅(图片来源:Stephen Friedt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世纪中期 , 人们认为衰老是生物在生殖和细胞维护之间做出的一种权衡 。 最初 , 生物会利用资源来生长、维持细胞健康 。 从童年到青春期 , 生物体的重心就是活下去 , 并尽可能保持强壮和健康 。 在性成熟后 , 重心会转为繁殖 。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 , 资源是有限的 , 因此生育后代可能需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
以鲑鱼为例 , 它们通常需要逆流游到上游去产卵 , 随后很快就会死亡 。 这种动物付出的一切代价 , 都是为了有最大的几率游到产卵地 , 并在那里产卵 。 对鲑鱼来说 , 产卵后回到下游、在海里多生存一年后再返回上游并成功产卵的机会太渺茫了 , 因此自然选择也不会更青睐这样的个体 。 但无论如何 , 鲑鱼都成功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了下去 。
而如今 , 人们对“为什么所有生物都会死”的理解变得更具体了一些 。 当生物性成熟时 , 自然选择的影响会减弱 , 衰老过程会开始 , 最终导致死亡 。 不过 ,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演化生物学和老年学教授阿列克谢·马克拉科夫(Alexei Maklakov)认为 , 这个过程并不是在给下一代铺路 。
在生物的生命历程中 , 基因上会积累突变 。 这些突变有些是完全随机的 , 有些则由饮食、紫外光等因素导致 。 大多数突变要么没用要么有害 , 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是有益的 。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系的演化生物学家加布里埃尔·坎图里德斯(Gabriella Kountourides)认为 , 在性成熟前 , 如果有某些基因突变会降低生物繁殖的几率 , 或者让生物在繁殖前就死去 , 这样的突变就会被自然选择摒弃 。 然而 , 一旦生物到性成熟阶段 , 它就有能力将基因传给下一代 。 从此时起 , 自然选择的力量便会减弱 。
还是说回鲑鱼 。 它们很擅长让自己活到成年并繁殖 , 它们的后代也很有机会成功产卵 。 如果出现了极其罕见的情况 , 鲑鱼在产卵后发生某种基因突变 , 让它延长了寿命 , 可以多活一年 , 那新产生的后代也不会更有优势 。 之前生出的那一波已经在了 。
【为什么生命都难逃一死?】图片来源:Jerome Charaoui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 , 生物在繁殖后继续保持健康没有多大好处 。 所以 , 与此相关的基因并不会因为自然选择而变得更普遍 。 坎图里德斯认为 , 一个个体可能想要活得更久 , 但自然选择不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 因为这样也不会持续给下一代带来好处 。
只是 , 并非所有生物都像鲑鱼这么极端 , 在产卵后就会死亡 , 一些生物确实会为了多产一些后代而活得更久一些 。 生物DNA中的大部分突变都是有害或无影响的 。 机体能够修复其中一部分DNA的损伤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自然选择的力量减弱 , 机体修复DNA的能力也在下降 。
不过 , 衰老和死亡是以两种方式发生的:一是自然选择力量减弱使有害突变积累 , 二是一些对生殖有利的突变会影响长寿 。
BRCA基因突变可以佐证后一种方式 。 这些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 但携带这些突变的女性生育能力也更强 。 所以 , 可能是BRCA基因突变为前半生提供了生殖优势 , 但在生命后期会增加健康风险 。 由于性成熟后 , 自然选择力量会削弱 , 所以这些基因突变带来的生殖优势盖过了后期在健康方面的劣势 。
推荐阅读
- 新研究揭秘“从鱼到人”的关键环节
- 为什么有些老人退休后还要出门打工?3位老人说出了心里话
- 变异小龙虾攻陷大半个欧洲!出发时一只,到达时或许就变成一袋了
- 作为一个“吃野味”大国,我国有哪些快要被人吃到灭绝的动物?
- 为什么中国的生物学比国外落后这么多?
- 托梦破案,托梦究竟是怎么回事,能用科学完全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