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铁会生锈 , 这是常识 。 因为铁暴露在空气中 , 空气里有约21%是氧气 , 氧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铁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锈 。 如果空气里有水气 , 铁会更快锈蚀;而要想让铁不生锈 , 就得想方设法不让它接触到氧气——比如涂上一层防锈漆 。
铁锈很常见
有朋友问:空间站在太空飞行 , 这里既没有氧气也没有水 , 如果我们把铁块放在空间站外边 , 是不是就永远不会生锈呢?
正确答案是:铁还是会生锈的 , 并且锈得很快 。
与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不同 ,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出舱时 , 他们还要向外推开一个舱盖 。 这时候你会看到这个舱盖边缘有一些深色的污迹 , 与白色盖布形成鲜明的对比 。
美国宇航员出舱时的照片
如果我们把图像放大 , 再仔细观察这些深色污迹 , 就会发现它其实是铁锈 。
舱盖边缘锈迹斑斑
国际空间站联合气闸舱的这个舱盖主要用来保护宇航员出舱口 , 避免遭到微流星和其它微小空间碎片撞击 。 它没有密封性能 , 只在周边装了几块磁铁 , 平时磁铁吸住出舱口的铁圈 , 宇航员出舱时先打开内部的密封舱盖 , 然后将这个保护盖向外一推就可以了 。
空间站外壳大多采用铝合金制造 , 铝很轻并且抗腐蚀性比较好 。 由于考虑到联合气闸舱出舱口要用磁性盖板 , 所以这个位置装了个不锈钢环——正是这个不锈钢环在太空中发生了锈蚀 , 并且被舱盖记录了下来 。
你可能会问 , 太空中不是真空吗?没有空气 , 为什么连不锈钢都还会生锈?
国际空间站在大气层上方飞行
国际空间站和中国天宫空间站都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高度的太空飞行 , 许多时候我们称这里为太空 , 认为太空就是真空 , 是没有空气的地方 。 实际上 , 在空间站周围依然存在着不少空气 。
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地球大气是分层的:从地面到12公里高度是对流层 , 再往上是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 最外边是外逸层 。 热层的高度在80公里到约700公里范围 , 空间站和大多数卫星都处在这个高度范围内 。
国际空间站轨道距地面400公里
尽管我们把距离地面100公里高度的地方称为“大气层边界”(卡门线) , 出了这个边界就进入了太空 , 实际上这个“太空”里也有空气 , 并且有不少空气 。
正常情况下 , 国际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 , 每个月要往下“掉”2公里 , 这是因为空间站每时每刻都受到空气阻力影响 。 为了保持住轨道高度 , 国际空间站需要不时开启发动机进行“升轨” , 为此每年要消耗7.5吨燃料 , 花费2.1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
欧洲航天局经过计算 , 认为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空间 , 每立方厘米约有3.8×10^(-12)千克空气 , 这大约相当于一个小手指头的空间里有数百万个原子 , 其中约90%是氧原子 。
国际空间站
古人常说“高处不胜寒” , 但在400公里高空的大气层却被科学家称为“热层” , 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的大气层阻挡了绝大多数有害的太阳辐射和高能宇宙射线 , 但在8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 , 由于空气稀薄 ,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把空气粒子加热到2500°C , 并将分子光解成原子 。
在空间站的周围 , 每立方厘米的氧原子超过百万个 , 并且由于空间站以每秒7.6公里的速度飞行 , 所以氧原子也以同样的速度撞击空间站表面 。
与普通氧气不同 , 原子氧更活泼 , 它会氧化所碰到的金属 , 包括裸露的不锈钢 。
推荐阅读
- 美国卫星扫描地球,太空撑开100米大伞,中国新卫星也突破此技术!
- 韦伯太空服望远镜展示了你从未见过的“创造之柱”
- 中科大潘建伟:竞逐世界科学前沿,欲建中国的百年实验室
- 意宇航员太空念中文背后:中国空间站将成各国唯一选择,很抢手
- 中国天眼:一眼能看穿137亿光年,地外生命成果还等多久?
- 在太空中引用《兰亭集序》诗句抒情,这位欧洲宇航员不简单
- 微小生物,潜力无穷,或帮助人类发现地外文明
- 宇宙年龄只有138亿年,为什么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却长达465亿光年?
- 月球车有没有科学性,我们通过一张图片就能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