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 Mitford 的《美国式死亡》曾经改变美国殡葬业|亚马逊商城
在上世纪 50 年代 , 美国的火化率只有 3%-4% , 而流行的土葬通常由一个窄小的棺椁、许多鲜花和防腐后的尸体打造一场精致的葬礼 , 这种殡葬仪式在当时成为大众攀比的一环 , 直到米特福德在书中进行揭露和呼吁后 , 美国的殡葬行业、新生儿护理等领域才有了新的变化 。
即便如此 , 如今在美国 , 亲人去世进行安葬依然是一项高额的费用 。 福布斯顾问(Forbes Advisor)曾依据全国殡葬监理协会(National Funer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9 年的数据进行调查 , 最终得出土葬的平均费用为 7640 美元 , 这只包括了安葬死者的全过程 , 还不包括墓地的墓穴成本 , 如果加上墓穴 , 则中位数达到 9135 美元 。 至于火葬 , 其平均花费也要达到 6645 美元 。
从费用来说 , NOR 的成本非常低 , 在 Return Home , NOR 的成本约为 5500 美元 , 整个过程完全透明 , 最终还可以选择将遗体土壤散播到其专有林地 , 成为当地植物生长的养料 , 并允许亲人随时回访 , 这些都吸引到一些支持环保以及追寻更「酷」丧葬形式的人 。
并且 , 贯穿其中的许多环节目前仍然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 Return Home 表示 , 他们在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定制的机器 , 伴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NOR , 在定制上的投入会逐渐降低 。
另一方面 , 疫情以来 , 美国激增的死亡人数让殡葬领域成为热门 。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 , 2021 年全美死亡人数创历史新高 , 达到 346.5 万人 , 比 2020 年多约 8 万人 。 美疾控中心相关数据统计负责官员罗伯特·安德森指出 , 新冠病毒肆虐是导致去年死亡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 。
Recompose 场景概念图
《财富》记者 Kat Eschner 指出 , 由于疫情出现的持续变异 , 导致美国殡葬业出现超负荷运转 。 在全美各地的疫情重灾区 , 殡仪馆、墓地和火葬场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转压力 。
因此 , 以 NOR 为首的新型殡葬服务作为火葬、土葬之外的一种补充 , 让人在离世之后以另一种方式成为新的生命 , 加之价格上具备的一定优势 , 受到一些用户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
不过 , 依然要注意到目前 NOR 存在的种种问题 , 最首要也是最明显的 , 是遗体处理时间太长导致的服务供应短缺问题 。 通常从遗体变成土壤都需要 30 天左右 , 这意味着当需求突然增加时 , NOR 相较于火葬和土葬更加低效率 。
而另一个问题在于 , 即便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四个州通过了 NOR 的法律 , 但大部分州依然无法实现 NOR , 所以对于这些机构来说 , 跨区域服务也成为阻碍 。
殡葬行业的未来 生死属于大事 , 殡葬行业是为数不多既要与逝者也要和生者打交道的行业 , 因此 , 还逝者尊严、给生者慰藉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 实际上 , 过去多年来 , 硅谷在丧葬服务方面都在围绕这一核心尝试诸多渐进式改革 , 这背后暗合的不仅是绿色环保的趋势 , 也包括信息化、服务化的新方向 。
例如来自 Y Combinator 孵化项目的「Willing」 , 这是一个帮助用户订立遗嘱的服务网站 , 它主要包含两个产品 。 首先是帮助用户快速在线订立遗嘱 , 用户只需要回答遗嘱相关的问题 , 例如财产分配、后事安排、遗嘱执行等 , 网站就会生成一份文档和一份指引 , 向用户讲解如何使这份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 整个过程只需要花费 5 分钟时间 , 并且该服务完全免费 。
Willing 的另一项服务是帮助用户寻找和比较殡仪馆和墓地的在线平台 , 这个过程中 , Willing 也会提供符合用户要求的服务 , 并以此收取信息服务费用 , 按照创始人埃利亚姆·麦迪纳的说法:「通过网络将殡葬服务和遗产规划两个产业联合起来 。 」以此能够实现将美国数百万位律师、数万个家庭经营的小殡仪馆的连接 。
Willing 官网页面
再比如 1000Memories 网站 , 侧重于为逝者建立社交平台 , 通过这一网站用户可以缅怀逝者 , 发表图片或者故事 , 通过这些来连接生者 , 让人们在网络中也能有一小片追思故人的空间 , 尽管这样的理念在现在看来并不新奇 , 但在刚出现时的确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
此外 , 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利用 AI 技术 , 试图让逝去的亲人继续陪在自己身边 。 例如微软在 2017 年曾获得一项专利批准 , 允许利用逝者的个人信息制作 AI 聊天机器人 。
这项名为「为特定人创建特定聊天机器人」的专利 , 详细介绍了创建一个基于「图像、语音数据、社交媒体帖子、电子信息」等个人信息的系统 , 以「创建或修改关于特定人的个性主题」 。 如果得以实现并面向市场 , 这款 AI 聊天机器人便能模拟人类对话 , 对他人的言语做出语音或者文字回复 , 甚至还能通过图像和深度信息创建出 3D 模型 , 以实现更加真实的感觉 。
推荐阅读
- 没有1只大象会得癌!佩托悖论:生物体积越小越易患癌,是真的?
- 爱摇滚的女性科学家,带来癌症诊疗新突破 | 诺奖追踪
- 大统一理论第一部分——永生系统(“永生”的癌细胞,可否用来研究衰老?)
- 面对精疲力尽的免疫细胞,如何让它“满血复活”?
- 美国女子患癌去世,细胞70年繁殖5000万吨,放大百倍才知其中奥秘
- 宇宙意识是最强的巨人,寰宇乃是巨人大脑?
- 科学界提议禁止研究量子意识?诺奖得主:量子叠加可能是思维状态
- 垃圾还是宝藏?科学家计算后得出火星表面拥有15964磅“垃圾”
-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治疗体内深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