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5种主要土壤类型和具体分布地区

text":"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 , 大约有15种主要的土壤类型 , 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 。

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 , 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 热带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为23~26℃ , 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 , 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 , 铁、铝残留在土中 , 颜色发红 。 土层深厚 , 质地粘重 , 肥力差 , 呈酸性至强酸性 。
砖红壤地区适合种植的主要树种有黄枝木、荔枝、黄桐、木麻黄、桉树、台湾相思、橡胶、桃金娘、岗松以及鹧鸪草、知风草等草本植物 。 砖红壤地区的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 适宜橡胶、椰子、胡椒等生长 , 是橡胶的主要产区 , 也是中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 。 砖红壤地区应有计划地合理垦殖 , 并进行多种经营 。 在橡胶树林间 , 可种植云南大叶茶、金鸡纳、可可、肉桂、三七等短期热作 , 这是充分利用热带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 。
赤红壤
滇南的大部 , 广西、广东的南部 , 福建的东南部 , 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 , 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 。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 , 年平均气温为21~22℃ , 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 , 颜色红 。 土层较厚 , 质地较粘重 , 肥力较差 , 呈酸性 。
赤红壤区适合种植的果树有龙眼、荔枝、甘蔗、洋桃、香蕉、芒果等 , 还可以种植药材 , 如首乌、杜仲、灵芝、三七等 , 大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 为我国冬季蔬菜的产地 。
红壤和黄壤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气候温暖 , 雨量充沛 , 年平均气温16~26℃ , 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 , 而水湿条件较好 。 有机质来源丰富 , 但分解快 , 流失多 , 故土壤中腐殖质少 , 土性较粘 , 因淋溶作用较强 , 故钾、钠、钙、镁积存少 , 而含铁铝多 , 土呈均匀的红色 。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 , 土层呈黄色 。
红壤一般适合种植稻米、茶、丝、甘蔗 , 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 另外 , 红壤还是种植柑橘的良好土壤 。 黄壤是重庆市山区的主要旱粮和多经用地 , 同时也是林业基地 。 农作物主产玉米、小麦、红苕、土豆和多种蔬菜以及茶叶 。
黄棕壤
北起秦岭、淮河 , 南到大巴山和长江 , 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 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 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 夏季高温 , 冬季较冷 , 年平均气温为15~18℃ , 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 。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 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 , 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 。 呈弱酸性反应 , 自然肥力比较高 。
黄棕壤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 , 自然肥力较高 。 很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 , 是中国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也是重要的农作区 , 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 在土层浅薄处 , 宜栽耐旱耐瘠的马尾松、刺槐、山杨等 。 土层厚、肥力好的地方 , 可大力发展栎类、杉木以及油茶、油桐、漆树、竹茶、桑等经济林木、排水较差处可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乌桕 。
棕壤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 夏季暖热多雨 , 冬季寒冷干旱 , 年平均气温为5~14℃ , 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 。 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 , 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 , 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 , 粘粒向下淀积 。 土层较厚 , 质地比较粘重 , 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 , 呈微酸性反应 。
棕壤与褐土是分布于中国的温暖带湿润森林和半湿润的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淋溶土和半淋溶性土壤 , 一般处于北纬36~44° , 东经112~128°之间的高平原地形部位 , 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燕山南麓、华北平原及太行山两侧 , 黄土高原东南麓及关中平原等地 , 在行政上包括吉、辽、鲁、冀、京、津、晋、陕等省、市、区 , 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业与水果产区 , 特别是小麦、玉米、棉花等三大作物 , 以及苹果、梨、板栗等鲜干水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