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文章图片


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文章图片


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文章图片


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文章图片


秦岭娃娃鱼被滥捕,野生数量减少8成,暴利背后是怎样的危机?


文章图片


娃娃鱼学名为大鲵 , 早在3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 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物种 。 恐龙灭绝后 , 娃娃鱼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 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水中活化石” 。
成年的娃娃鱼体长超过1米 , 体重可达几十公斤 , 最大的娃娃鱼体长达到了1.8米 , 重约59公斤 , 这一体量几乎和一个成年人相当 。 野生的娃娃鱼数量稀少 , 生长缓慢 , 非常珍贵 , 和大熊猫一样都被人们视为“国宝” 。

然而在某些地区 , 娃娃鱼却因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被搬上了餐桌 , 市场售价不断攀升 , 一斤就能卖到1500~2000元 。 在暴利驱使下 , 很多村民上山展开地毯式搜索 , 野生娃娃鱼因此惨遭滥捕 , 种群生存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
娃娃鱼在秦岭被疯狂捕捉
在30多年前 , 秦岭山区是国内娃娃鱼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 这里的河流山涧中经常能见到娃娃鱼的身影 。 在利益链条并未形成之前 , 秦岭山区内捕捉野生娃娃鱼的现象非常少见 , 娃娃鱼的数量非常可观 。

娃娃鱼
据秦岭黑河的老人回忆 , 在80年代夏季黑河及其支流的小溪中 , 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野生的娃娃鱼 , 数量1~5条不等 , 零星分布于碎石滩和河沟里 。 这种动物头部宽 , 身体扁 , 爬行速度缓慢 , 当时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一物种 。
进入90年代以后 , 秦岭的娃娃鱼迎来了一场劫难 , 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涌入大山抓捕娃娃鱼 。 据调查 , 有些捕猎者一个晚上就能抓到上百条 , 整个溶洞中的幼苗几乎全被“一窝端” 。 后来随着数量锐减 , 同一片水域一晚上能抓到的娃娃鱼仅有2~10条左右 。

娃娃鱼喜欢阴暗、安静的生活环境
抓捕娃娃鱼及幼苗的人 , 以当地居民为主 , 也有一部分是从外地赶来的散户 。 对于抓捕的娃娃鱼 , 幼苗基本都流向了陕西南部以及华南地区的娃娃鱼养殖场 , 成年个体则直接卖给周边的高档餐馆 。
据秦岭渔政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反映 , 90年代时一公斤野生娃娃鱼能卖到4000多元 , 在港台、华南以及东南亚市场是一种名贵的滋补佳品 。 但是近几年 , 野生的娃娃鱼已经非常少见 , 黑市价格也涨到了7000~8000元/公斤 。

2016年 , 郑州一市民发现一条娃娃鱼
早在1988年 , 娃娃鱼就被列为了我国的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私自捕捉和交易均属违法行为 。 近年来 , 秦岭山区的执法人员加大了监察打击力度 , 多部门联合对偷捕者进行围堵 , 抓到后一律严惩 , 有效遏制了滥捕娃娃鱼的现象 。
野生娃娃鱼为何会陷入危机?
野生的娃娃鱼生命力顽强 , 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 , 即便几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 , 娃娃鱼抗逆性强 , 似乎不太容易陷入生存危机 。 那么问题来了 ,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野生娃娃鱼濒危的呢?

野生娃娃鱼
野生娃娃鱼的致危因素并不简单 , 总结起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 山区环境遭到破坏 , 水质条件恶化 , 娃娃鱼的栖息地受到了污染 。 娃娃鱼生性喜静 , 遇到噪声刺激时受精卵就有可能无法正常发育 , 亲本的体质也会因受到惊扰而变差 。
更严重的是 , 随着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 , 山区的水流被严重污染 , 人为活动更是直接破坏了娃娃鱼的栖息地——陕西周至县的“大鲵洞事件”便是活生生的惨痛案例 。
第二 , 无节制的过度捕捉 。 民间捕捉娃娃鱼的力度可以用“滥捕”一词来形容——无论大小都被一网打尽 。

娃娃鱼幼苗
娃娃鱼的自然寿命可达数十年 , 生长缓慢 , 世代更新时间长 。 新生的幼年娃娃鱼体长仅有3公分 , 需要15年才能发育成熟(野生环境下) 。 当个体长到1.5~2.5公斤时 , 雌体的产卵量在400~600枚左右 , 繁殖能力低 。 因此 , 娃娃鱼的野生种群一旦遭到过度捕捞 , 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恢复 , 滥捕很容易造成致命打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