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还有小时候的感觉吗?

没有小时候的感觉 。过年无论你是谁?你走的多远?挣多少钱?是弯仔(老板)、是打工、是做手艺……都爱回家过年,过年始终是一种诱惑,过年变得非常重要 。突然之间,我发现过年好像己经遗忘什么 。

表面看来,过年感觉是吃喝玩过日子 。但其背后,紧密联系一种文化、一种乡愁、一种习俗 。因此,怎么过年,直接受一整套习俗制约 。

老家过年,一年两度 。年三十围炉做岁,正月初四再做大岁 。春节习俗,独一无二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侵占兴化府,妇幼老者进山躲避,年轻守城 。直到赶走倭寇,正月初二为"探亡日"是探望被倭寇杀死亲人,贴上纪念亡者的绿联 。"初四"再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为了选择一个折中方法,在刚贴过绿联留一截 。后来绿联变白联,白额春联成为家乡一大特色 。

小时候感觉都是贴白额春联,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送"灶公"上天言富贵,下地保平安 。在灶台上贴一对小白额对联,曰: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四季平安″ 。现在省工减料,增产节约 。从城里走到城外,春联都是印刷体,看不到绿联也看不到白额春联 。传统特色没有,现代元素融进来 。

一寸河山一寸血,千千万万莆田儿女在那场拯救家乡危亡的抗倭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这白额春联为礼赞赢得那场血战而不屈献身的莆田英豪,是为了拒绝遗忘;是为了铭记家乡之殇,也是为了夯实毁家纾难的抗倭记忆;让后人永远记住先辈,那些为了可爱家乡;为了骨肉相连兄弟姐妹,不畏倭寇;血战到底,宁死不屈民族气节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郁达夫.满江红)

小时侯过年,处处闻车鼓 。那如雷如炮的车鼓是家乡过年一大奇观 。那惊天动地鼓声,是与入侵倭寇殊死搏斗和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 。鼓声振大地,气势磅礴擂响救亡图存恢宏鼓点 。民间勇士持刀推着一队队车鼓与戚继光士兵一起参战鼓舞士气,排山倒海鼓声伴"杀"声,倭寇闻声丧胆、弃械而逃 。从小记住,过年车鼓声镇住"十八墩″倭寇"死尸墩",传递亘古不变英雄信仰 。

旦愿过年元宵再听儿时车鼓声,以告慰先烈,开创末来 。

其他网友观点

没有了,只是清晰的回忆 。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好,盼过年有点好吃的、好穿的就满足了童心的愿望 。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带来勃勃生机,市场繁荣,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原来见不到的东西现在也都有了,既丰富了城乡生活又提高了偏辟地区的经济收入 。山珍海味屡见不鲜,这是历史上皇帝所不能比的 。

其他网友观点

过年小时候的感觉,就是年味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年味越来越淡 。可见物质决定精神,这种辩证关系是十分正确的 。先看农村 。小时侯的农村过年,那种年味的感觉非常厚重 。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太差,小孩子们就盼望着过年,能够穿上新衣服吃上饺子肉 。大人们老早就开始杀猪,宰羊,杀鸡宰鹅,准备过年的饭食 。特别要备上一条鱼,叫做富富有余(魚)或者叫年年有余 。还要打扫庭除,干干净净 。还要准备鞭炮,到过年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极了,欢快极了!到了大年初一,村子里最厚重的年味就是拜年,大一点的孩子们早早地吃罢早饭仨一群俩一伙的,给几块糖块,或者一把瓜子 。偶尔还有给一二分钱的,高高兴兴的,满足极了 。接着便是大人们,有抱孩子的,有拎着小孩的,也有自己单个的,走一家,入一家的,给长辈们拜年,祝福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人们在街上碰面,还要互相拜个年,问个“过年好!”“见面发财”,体现着满满的亲情友情人情……初二以后便是娛乐,唱大戏,听大鼓,扭秧歌,看皮影……一直闹腾到正月十五:春风送暖入屠苏……可是现在则不行了,随着农村城镇化,农村物质条件越来也好,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大多村子里沒几个住户,村子空荡荡的,全是空房,晚上沒几户亮着灯,过年即便吃的再好,没有人,怎么热闹,冷冷清清的,无声无息的,全然沒了过年的气息!

【过年还有小时候的感觉吗?】再说城里,城里物质条件更富足了 。吃的住的自不必说,可以说天天在过年 。年轻人们忙于工作,大年前一天还在上班等到放假了,大家一起拥进几家超市里,购买年货,自动滚梯上人头攒动,楼道里架前,收银台前挤满了人,人们不问价码,见到所需货物,抢着往手推货筐里装,滿满的一车换一车都往收银台前拥……大街上一辆挨一辆的小轿车,从楼顶上往下看,活像一群群的小甲虫一个挨一个的向前涌动 。这可能就是现代化的年味吧!过年时和平常一样只是在除夕夜,守着电视看春晚,春节时各自门上多了付春联,这就算过年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