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持续下跌,饲养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养殖户集体罢养吗?
猪价持续下跌,饲养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养殖户集体罢养吗?

文章插图
我认为不会,猪价持续下跌,饲养成本过高,饲养成本中主要是育肥仔猪的费用过高,通常占生产成本的40%,现在出栏的肥猪采用的育肥仔猪多少每头在1500元以上,正常出栏的肥猪(250斤)每斤均摊就是6元左右 。如果仔猪价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前的价格水平,现在的肥猪价仍然是盈利的 。
猪价持续下跌,饲养成本过高,都是非洲猪瘟惹的祸 。2018年下半年的8月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发生非洲猪瘟时开始的疫情,非洲猪瘟疫病迅速传播,生猪存栏数量大幅度减少,对国内生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 。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我们这里猪肉价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 。养猪进入了红利时期 。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能繁母猪一头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就是经济效益特别好的房地产企业就有1000多家投资养猪,其他的如造车的、制造冰箱、电脑、网上开商店的企业都来投资养猪 。这些企业是冲着养猪的高利润、高补助而来的,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 。这么多的跨界投资养猪企业涌入养猪业,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肥猪由供不应求变化为供大于求,肥猪价格从年初就开始持续下跌,我们这里的肥猪从年初每斤19元持续下降到现在的12元左右,市场猪肉从春节期间每斤23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8元左右 。肥猪价的持续下跌与养殖企业对生猪养殖规律不清楚,在不适宜出栏的季节仍然大量出栏肥猪,养猪人都知道,春节后到端午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淡季,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季节,一般都要控制在这段时间内的肥猪出栏数,尽量减少肥猪的出栏 。跨界投资养猪企业没有按照生猪养殖规律养殖,仍然按照工业产品的生产与管理,造成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大量出栏肥猪,造成市场的肥猪供大于求,引起肥猪价格持续下降 。其次是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具体表现就是养殖企业大量养殖300斤以上的大肥猪,现在叫二次育肥,这是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透明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 。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

文章插图
实际上现在国内生猪养殖的数量仍然不足,现在的肥猪过剩是新跨界投资养猪企业不当操作产生的,根据统计,现在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2017年的95%左右,我国每年生猪的正常递增是5%左右,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缺额在20%左右,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真正的饱和,与正常发展速度比较,缺口还是大的,到秋季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而且上涨幅度是相当大的 。现在肥猪出栏过多,出现虚假的肥猪过剩现象 。
猪肉是国人主要的肉食品,就是肥猪价继续下跌也会有人养殖的,现在是市场经济,肥猪价不可能一蹶不振,任何物价有下跌就会有涨价,下跌和涨价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肥猪价格持续的下跌,养殖企业亏本惨重,如果养殖没有利润,生猪产业就维持不下去,一些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会因为亏本而放弃养殖,就会逃逸这个产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这些企业的资金必然迅速撤出,坚持到最后的是养猪界的大哥大,新的垄断就会形成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猪价持续下跌,饲养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养殖户集体罢养吗?】不会!
推荐阅读
- 生猪价格多地跌破9元,1000多块买回来的小猪,还能卖回本吗?
- 今年农产品价格有点怪,鱼价格上涨已经超过猪肉,猪价能否上涨?
- 今年下半年猪价会不会像2018年下半年那样惨不忍睹?
- 猪价跌破成本线,牧原缩水1300亿,为何还有猪企斥巨资养猪?
- 猪价下跌22%,饲料上涨40%,益生股份引种猪6000头,散养户咋办?
- 鱼价大涨,猪价持续沉沦,鱼价猪价“两个极端”是什么情况?
- 29日猪价没守住8元,6月1日-15日,猪价有何逆转?会猛涨吗?
- 21年6月猪价还会上涨吗?
- 谁知道七月份猪价格趋势是怎样?
- 今年下半年猪价、猪肉价格如何?“天价猪”将会一去不复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