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为什么没被蚂蚁吃掉?原因很简单


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为什么没被蚂蚁吃掉?原因很简单


文章图片


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为什么没被蚂蚁吃掉?原因很简单


文章图片


记得小时候村里进入6月份 , 知了就开始叫唤了 , 那个时候晚上就会和小伙伴们 , 成群结队的去树林里捉知了 , 回家油锅一炸 , 撒上调料孜然真的是太好吃了 。 既然 , 蚂蚁是吃知了猴的 , 那么为什么在知了猴还在洞里的时候 , 同样喜欢在地面上活动 , 也喜欢挖洞的蚂蚁不吃它呢?
我们先说答案:蚂蚁之所以不吃洞里的知了猴是因为蚂蚁找不到 。 那么 , 作为地面“搜索部队”的蚂蚁为什么找不到洞里的知了猴呢?我从知了猴进入地面开始说 。

知了猴是蝉的若虫 , 也是蝉发育的第二个阶段 。 一般情况下 , 蝉会在树上选择较为细小的树枝 , 然后用自己的产卵器将树皮挑开 , 把卵产在里面 。
这些卵有的是当年就孵化成功 , 有的会以卵的形态越冬 , 通常越冬的卵都是产卵时间较晚的 , 此时已入秋 , 温度逐渐的下降已经不满足卵的孵化需求了 。
当然 , 无论是当年还是次年孵化 , 蝉的若虫始终是要落到地上的 , 它们通常在孵化后(也只有2-3毫米)会随着树枝的摇曳被风吹落到地面上 。 此时的若虫虽然很小 , 但是已经具备了适合挖掘的前肢 , 此时 , 它们会找一个位置 , 慢慢地挖土 , 然后进入地下 。

由于蝉的若虫挖的洞非常的小 , 所以一边挖 , 基本上洞口就消失了 。 此时 , 它们会在地下靠着树根中的汁液慢慢长大 , 随着慢慢长大 , 知了猴开始在地下挖自己的活动通道 。 由于其要在地下待3年左右的时间(以黑蚱蝉为例) , 所以它们的通道要非常的深(可达半米) 。 但是 , 直到它们要羽化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天 , 它们才会在所在的洞穴的地面上开一个很小的孔 。
【知了猴生活在地下为什么没被蚂蚁吃掉?原因很简单】因此 , 蝉的若虫进入地下时体型很小 , 所以几乎是不露痕迹的 , 并且若虫在地下一直生长和蜕皮 , 直到出土蜕变才会开一个小孔 , 这样极大的避开了捕食者的搜寻 。 而且蝉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地下度过的 , 这样也是一种自保的方式(成虫后最多1个月的寿命 , 而在地下要生活至少3年) 。
其次是蚂蚁的搜寻 。 蚂蚁搜寻猎物靠的主要是“嗅觉” , 因为蚂蚁的体型限制了它的视力范围 , 而且一些蚂蚁的眼睛高度退化 , 甚至失去了视觉的能力 , 比如行军蚁 。
但是 , 蚂蚁的“嗅觉”并不是通过鼻子 , 而是通过触角 , 蚂蚁的触角可以收集空气中的气味颗粒 , 从而对散发出气味的物体的位置进行判断 。 而知了猴一直在相对封闭的地下 , 气味颗粒几乎散播不到空气中 , 所以 , 即使蚂蚁从知了猴的头上走过 , 它也不会发现仅一层之隔下有坨大大的蛋白质 。

破土而出的知了猴会被蚂蚁咬死吗?
知了猴身上有一层“铠甲” , 这层铠甲在未脱离知了猴时 , 非常的有韧性且坚硬 , 一般的蚂蚁 , 像常见的铺道蚁是拿它没有办法的 。 但是 , 知了猴一旦遇到一些个体较大的蚂蚁群 , 它们是不会被咬死的 。
而且知了猴有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 , 那就是蜕变时 , 蜕变是知了猴要从蝉蜕里脱离出来 , 而且刚出来的蝉整个身体都非常的柔软 , 如果此时遇到蚁群 , 它几乎很难存活 。
不过 , 一般情况下知了猴蜕变发生在半夜 , 而且此时它们早已经爬上了高高的树 , 所以 , 在地面上活动的蚂蚁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 而且当蜕变成功后 , 蝉在几个小时内身体就会慢慢变黑 , 表皮也会变硬 , 此时它们就不太怕蚂蚁了 。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知了猴在封闭的地下不会憋死吗?答案是肯定的 , 因为知了猴需要的氧气量非常的少 , 而且挖好通道后 , 土层中本身就存在稀薄的空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