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代面孔|潘建伟:中国“量子之父”】
在很多人眼里 , 潘建伟就是一个传奇 。
29岁 , 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输的研究成果 , 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 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列;31岁 ,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 ,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4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5岁 , 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他的传奇仍在继续 。
率先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 全面解决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建成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 潘建伟系统性创新工作赢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
《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成果时评价:“在量子通信领域 , 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 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 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 ”
放弃保送 , 专攻物理
爱好 , 是最好的老师 。
潘建伟选择物理学科 , 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 。
高考时 , 他本有机会被保送到浙江大学 。 “因为当时保送的专业不是物理 , 所以我放弃了 。 ”潘建伟介绍说 , 高考成绩公布后 , 他被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录取 。
1987年 , 在大学的一次实验课上 , 第一次接触量子力学的潘建伟 , 就为其中蕴含的种种神秘而着迷 。
本科毕业后 , 潘建伟继续在校攻读理论物理硕士 , 方向是量子基本理论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潘建伟认识到 , 量子理论中的各种悬疑需要尖端实验技术才能验证 , 于是在1996年 , 获得硕士学位后 , 潘建伟投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 。
望着眼前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学者 , 塞林格问他:“潘 ,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实验室一样在世界领先的实验室 。 ” 潘建伟坚定地回答到 。
一年后 , 潘建伟便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 , 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 , 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和《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 , 并入选《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
此后 , 潘建伟又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量子纠缠交换 , 三光子、四光子纠缠及其非定域性检验 , 量子纠缠纯化等重要实验 。
从追随到领跑的蜕变
2001年 , 国内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储备都很薄弱 , 潘建伟像“候鸟”一样 , 往返于国内和欧洲 。
一年多的时间里 , 潘建伟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 , 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 。
“我们必须与国际先进小组保持密切联系 , 才能更快地前进 。 ”潘建伟说 。
成果是可喜的 。 潘建伟的国内的研究组就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7篇论文 。
“完成了一次壮举 。 ”这是《自然》杂志对潘建伟团队的称赞 。 2004年 , 潘建伟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 , 该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 ,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第一次” 。
“很自豪!这表明国内研究组在量子纠缠方面的工作已经成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 ”潘建伟说 。
未闻鼙鼓先育才 。 量子信息是计算机、信息科学与量子物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 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 。 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 , 潘建伟继续在欧洲从事冷原子量子调控方面的学习与合作研究 , 并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 , 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 , 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 。
推荐阅读
- 从地下到太空,“去英文化”迎来新浪潮!外媒极度不满
- 人类月球日回顾中国探月之旅的那些“首次”
- 中国天眼再次立功!国外学者慌了,终于明白霍金为何抵制它了 !
- 听!木卫一正传来奇怪的无线电波!会是什么呢?
- 中美俄地球卫星数量对比,美2944颗,俄169颗,中国数量世界第二
- 未来人类面对的最大威胁,一旦被错用,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 北极为何没有企鹅?80多年前放养在北极的69只企鹅,是何结局?
- 问天:“宇宙级”浪漫
- 对14000年前人类化石的新研究表明,美洲原住民可能起源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