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经典图片 杀马特是什么

所有接受采访的“杀马特”都表示 , 与之前相比 , “杀马特”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直播过程中 , 经常有人在直播间尖锐地对罗福兴说 , “你落伍了” 。很多时候他会选择装作没看见 , 有时候还会故意和对方吵架活跃气氛 。
来石排找“领导”之前 , 卢晓在白云区呆了4个月 。起初 , 他想在城市里走走 , 但很快他就放弃了 。因为我的长发 , 路人上街后会自动远离他 。“有人觉得我是坏人 , 有人觉得我是乞丐 。”他选择呆在家里 , 几乎不出门 。
“杀死马特是一个代表自由的不羁的灵魂 。”“杀马特”是雏鸽情绪的宣泄口 。“这让我觉得我就是我 , 我会变得特别勇敢和强大 。”她在网上自称“公主” 。这样的“自封”在《杀马特》中并不少见 。李一帆对此的解读是 , 所谓称谓不过是一种关于兄弟姐妹的博弈关系——越穷越喜欢华丽的词藻 。
相对于网络上的极度夸张和喧嚣 , “杀马特”的现实世界是封闭的、排外的 。李一帆说 , 他甚至无法在拍摄前找到“杀死马特” , 他能够通过罗福兴进入这个小组 。他们接触过六七百个“杀马特” , 认识近200人 。很多都是面试中途拒绝面试 。最后 , 他们线下采访了67人 , 线上采访了11人 。
“杀马特”的排他性超出了采访人员的想象——在石筏的最后一天 , 采访人员和卢晓在名人理发店遇到了一起来做头发的小龙(化名) 。他是贵州人 。他今年20岁 。他10岁就出柜了 。看着卢晓标志性的“杀马特”发型 , 小龙主动搭讪 。吕霄不理他 , 因为“他不是一个家庭出身 , 分不清是好是坏” 。
▲根据《杀死马特我爱你》截图
【杀马特经典图片 杀马特是什么】今后...
未来?说到这个词 , 这些年轻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
李一帆总结说 , 很多“杀马特”在广东呆了很多年 , 但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广深 。即使在休息时间也要呆在工厂区 。“这个城市太大了 , 不能迷路 。只有厂区能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他们很少看城市里的高楼 , 甚至不敢看 。因为我知道我永远买不起 。”
根据李一帆的观察 , “杀人马特”的群体也在不断变化 。他把“00后杀马特”归为“新生代杀马特” , 与动辄小学毕业、十几岁就外出打工的“老杀马特”相比 , 他们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
对于与“杀马特”有着相似经历的陈骁来说 , 即使他认为“石筏是可以整合的” , 他也从来没有把石筏当成一个作家 。石排并不是“杀马特”的家——罗福兴半年没来石排 , 线下租的房子一个月五六百元 , “没有任何压力” , 但他并不打算永久留在这里 。
“你以后想做什么?”当采访人员问这个问题时 , 罗福兴停顿了一下 。他想了一下 , 说:“我没想那么远 。先说今明两天吧 。如果我想得太远 , 我就意识不到 。”
▲来采访的采访人员和艺术家有时会送书 。直播时 , 罗福兴经常被用来垫手机支架 。
罗福兴曾经想过存一笔钱 , “至少10万元” , 回老家养几百只鸡 , 养几头猪和牛 , 建一个池塘 , 买一辆摩托车 。直播对他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以后也有可能开理发店 , 或者去公园给人剪头发?”他自言自语道 。
鸽子计划回老家过年 , 明年回东莞和罗福兴一起复兴《杀马特》 。“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帮助 , 做视频 。”
前段时间在大厂找了份工作 , 一个月能挣近4000 。虽然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 , 而且经常接触巨大的噪音 , 但在工作不容易找到的情况下 , 这仍然是一份让同龄人眼红的好工作 。
这个工厂制造的电子元件 , 也就是最终的机器 , 将会销往广州和更远的城市 。\"“小蛮腰”附近的一家商场正在出售 , ”老板说.\"我是从贵州老家坐车过来的 。和厂里的大多数伙伴一样 , 虽然离广州只有100公里 , 但他根本不了解那里的世界——他住在厂房里 , 连“小腰围”是什么都不知道 。
▲晚上10点 , 罗福兴出租屋楼下的家庭作坊还在工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李人庆:
“杀马特”构成了第二代农民工历史的一部分 。
“杀马特不是所谓的朋克 , 也不是与传统审美的对抗 。他们是一群来自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和‘二代农民工’ , 地域特征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李人庆走访了许多“马特杀手”的家乡 。他发现他们有很多共性:有贫困差距的孩子进入沿海地区的现代领域 , 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他们大多处于13~23岁的青春期 , 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关爱;通过网络互相联系 。
李人庆说 , 与上一代人不同 , 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自主意识 , 渴望被认可和理解 , 但缺乏表达内容 ,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玩弄自己的头发 , 一种低成本、高辨识度的方式 。“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 是现代性发展和不均衡发展激发的文化现象 。”
李人庆认为 , “杀马特”和青春痘一样 , 是社会正常而必要的一部分 , 构成了“农民工二代”历史的一部分 , 也是寻求自主的一种表现 。他用李一帆的话总结道:“社会应该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
李人庆发现 , 李一帆的纪录片《杀死马特我爱你》播出后 , 也引起了同代城市青年的强烈共鸣 。\"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大相径庭.\"所以他认为“杀马特”群体反映的问题 , 其实是同代年轻人的通病 。
“这也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李人庆说 。面对这一群体 , 有必要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当前 , 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快的科技社会变革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日益城市化和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 , 要从表达权入手 。“我们应该给年轻人 , 尤其是弱势青年农民工更多的包容 , 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 让他们更快成长 。”李人庆说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彭湘平广东东莞摄影报道部分图片根据受访者提供
编辑关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