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的不平庸和“平庸原理”


原理的不平庸和“平庸原理”


文章图片


宇宙与人生相距遥远 , “远在天边” , 也相距咫尺 , “近在眼前” , 新科学哲学以宇宙和科学的哲学为探讨对象 , 也确立了宇宙与人生哲学的双重课题 。 科学哲学的对应性原理在物理学上表现为对称性原理 , 比如:电子和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结构的对称性 。 对应性原理也表现在人生和社会哲学的领域 , 比如:不同年龄做不同的事 , 小孩不做大人的事 , 但有些“神童”可以提前入学和破格录取 , 大人不做小孩的事 , 但科学家和艺术家可以保持“童趣” , 怀有探究外部物质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的好奇心 , 而想像力和好奇心往往成了科学发现和艺术表现的灵感之源和创造活力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制定不同的政策 , 在改革前期和改革后期、变革时期和平稳时期、物质匮乏年代和物质丰富年代、全球化早期和全球化晚期 , 经济社会政策有所不同 , 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选项 , 批判的和折中的哲学各有依重 , 交替使用 。 马克思和恩格斯处在19世纪“百年大变局”时代 , 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 , 马恩在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和英国工业革命实践的背景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用批判哲学和斗争哲学捍卫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类文明的价值观 。 什么是人生和社会哲学的对应性原理?简要说来 , 在不同的年龄完成不同的人生愿景 ,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实现不同的社会目标 。
有网友发出了大众心声:老百姓的愿意只有一个 , 住得起房 , 看得起病 , 养得起父母 , 生得起孩子 。 改革促进了发展 , 发展推动了改革 , 但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性 , 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产品增长的需要 。 概括地说来 ,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 , 为了人民的一切 。 咋一看 , 网友发出的大众心声陈述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常识 , 但通过观察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得知 , 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需求 , 看似容易 , 实则很难 , 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不能实现大众期待的基本诉求 。
一方面要建立社会的基本保障制度 , 在住房、看病、教育和养老的民生保障上享受政府“兜底”的福利 , 另一方面要避免高福利经济政策带来的居民不思进取和养尊处优的生活态度和习性 , 福利经济是导致欧美国家经济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 假如取消商品房 , 回归公租房的计划住房模式 , 那么政府的建房和管房资金从哪里来?少量、短期的政府建房可行 , 大量、长期的政府建房不可行 , 政府“大包大揽”的福利模式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 。 过去批判的“折中主义”和“折中哲学”其实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经验和智慧 。
在科学思维中产生解释学 , 在解释过程中产生科学思维 , 新科学哲学解释学是一种哲学解释学 。 等效原理和悖论原理融合为等悖原理或悖等原理 , 等效性的悖论原理或悖论性的等效原理遵循科学哲学复合论的互补原理或互补论的复合原理 , 比如:昨天和今天一样 , 今天做的事和昨天做的事一样 , 从中得到了对应性厘理和等效性原理;昨天和今天不一样 , 今天做的事和昨天做的事不一样 , 从中得到了对应性破缺原理和反等效原理 。 今天做今天的事 , 昨天做昨天的事实际上都可以解释为对应性原理 , 这就产生了对应性原理和对应性破缺原理 , 等效原理和反等效原理的转化性 , 对应性破缺原理和对应性原理、反等效原理和等效原理产生了相互转化 。

事物和事物的原理存在固有的悖论性和转化性 , 转化性一方面消除了悖论性 , 一方面产生了悖论性 。 可以把科学哲学的固有性原理和固有量原理划分为两种:固有悖论性原理和固有转化原理 , 固有悖论量原理和固有转化量原理 。 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家没有论证和检验悖论原理和转化原理的“本源问题”:究竟是悖论性和悖论原理产生了转化性和转化原理 , 还是转化性和转化原理产生了悖论性和悖论原理?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家在事物的悖论性和转化性、悖论性原理和转化性原理的基础上创立和不断完善了人类哲学的最高形态——辨证法哲学 。
举例说明什么是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 , 宇宙科学家一直思考了一个宇宙哲学的重要问题:我们所在的地球、地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否很特别?地球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行星吗?撇开在地球上演化的简单生命和复杂生命、低等生命和高等生命、自然生命和智慧生命不谈 , 地球与其它的行星相比、太阳系和银何系与其它的恒星系和星系相比 , 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天文学家发现了多个“地球2.0”或“第二个地球” , 问题的答案已是水落石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