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尊曹魏为正统,陈寿为何还将所著史书称为《三国志》?

|既然尊曹魏为正统,陈寿为何还将所著史书称为《三国志》?

文章图片

|既然尊曹魏为正统,陈寿为何还将所著史书称为《三国志》?

文章图片

|既然尊曹魏为正统,陈寿为何还将所著史书称为《三国志》?


《三国志》是《魏书》《蜀书》《吴书》的合称 , 其中《魏书》30卷 , 《蜀书》15卷 , 《吴书》20卷 , 共65卷 , 记载了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期间的历史 。
在写法上 , 《三国志》沿用了纪传体体例 , 将帝王的传记称“纪” , 其他人的传记称“传” 。 在整个三国时代 , 真正做过皇帝的有十几位 , 但《三国志》中只有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等6人的传记称为“纪” , 这是因为《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 , 不承认刘备、孙权建立的政权 , 刘备、孙权以及他们继任者的传记只称“传” 。
这个容易理解 , 陈寿虽出身于蜀汉 , 但后期在晋朝做官 , 晋朝是在曹魏禅让基础上建立的政权 , 所以晋朝官方只认可曹魏 , 而将蜀汉、孙吴视为非法 , 有人以此批评陈寿没有历史学应有的原则 , 历史为政治服务 , 不能坚持原则 , 在这一点上比不了以后出现的、尊蜀汉为正统的史书《汉晋春秋》 。

其实这没有多少道理 , 既然存在“正统”问题且“正统”只能有一个 , 作为晋朝官员的陈寿就只能选择曹魏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得很中肯:“以理而论 , 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 , 则凿齿帝汉顺而易 , 寿欲帝汉逆而难 。 ”陈寿是西晋官员 , 《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是东晋官员 , 东晋南渡偏安 , 形势如蜀汉 , 正统观发生了改变 , 尊蜀汉为正统没有外部压力 , 以此争论《三国志》与《汉晋春秋》孰高孰低毫无意义 。
虽然尊崇曹魏为正统 , 但陈寿并没有完全受此约束 , 而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历史事实 。 比如 , 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的这60年间 , 事实上存在着3个政权并立的状态 , 陈寿是承认这种状况的 , 《三国志》书名的确立就是最好证明 。 《三国志》的书名并非后人所加 , 《晋书》说陈寿“除著作郎 , 领本郡中正 。 撰魏吴蜀《三国志》 , 凡六十五篇” , 清代学者朱彝尊就此评论说“寿独齐魏于吴、蜀 , 正其名曰《三国》 , 以明魏不得为正统” , 也就是说 , 陈寿名里尊曹魏为正统 , 实际尊三者都为正统 。
【|既然尊曹魏为正统,陈寿为何还将所著史书称为《三国志》?】
曹魏政权是在汉魏禅代基础上建立的 ,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献帝刘协而自立 , 这是一件大事 , 相关劝进表、辞让诏书、文告等可谓汗牛充栋 , 这类文书通常是正史所重点收录和保存的内容 , 但陈寿对此似乎视而不见 , 人们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才看到了那些篇幅浩瀚的内容 。 反观刘备称王汉中及后来武担山称帝 , 《三国志》对相关文字却有大篇幅的收录 , 从中似乎可以看出陈寿在正统观上的真实态度 。
还有其它的例子 , 比如《三国志》中对刘备、孙权等人的称谓 。 《三国志》中非帝王以外的普通人物传记 , 要么以姓名相称 , 如《诸葛亮传》《陆逊传》《周瑜鲁肃吕蒙传》 , 要么以各人姓氏联结相称 , 如《程郭董蒋刘传》《王楼贺韦华传》 , 但《三国志》没有称刘备的传记为《刘备传》 , 称孙权的传记为《孙权传》 。 在陈寿看来 , 刘备、孙权等人就是事实上的帝王 , 如果把他们的传记和普通人一样处理 , 无疑贬低了他们的地位 , 但如果破例称他们的传记为“纪” , 又难以得到官方认可 , 为此陈寿发明了一个说法 , 称他们为“主” 。

陈寿称刘备为“先主” , 称刘禅为“后主” , 不少人认为这与陈寿及其父亲早年在蜀汉的经历有关 , 其实陈寿这样做并非出于私义 , 而是陈寿历史观的另一个独特表达 , 因为“主”的称谓不仅对蜀汉适用 , 对孙吴也是一样 , 《三国志》中刘备的传记是《先主传》 , 刘禅的传记是《后主传》 , 孙权的传记称《吴主傅》 , 孙权之后的孙亮、孙休、孙皓三位皇帝的传记称《三嗣主传》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王的传记称“世家” , 其后帝王们的传记称“本纪” , 除此之外者归为“列传” , 在陈寿之前只有2个人享受过特殊对待 , 一个是项羽 , 《史记》里有《项羽本纪》;一个是孔子 , 《史记》里有《孔子世家》 。 人们称赞司马迁 , 认为他对项羽、孔子表达了尊重 , 陈寿在《三国志》里用“主”这个称谓 , 同样是值得肯定的 。
“主”是什么呢?有人认为 , 它的意思是“先生” , 所谓“主公” , 就是“尊敬的先生” , 所谓“明主” , 就是“明智的先生” , 但这样理解有些宽泛 。 “主”的意思 , 除“家中的男主人”外 , 《康熙字典》里还有一条:“又大夫之臣 , 称其大夫曰主 。 ”这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较普遍 , 《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鱄对魏舒曰:“主之举也 , 近文德矣 。 ”

于是 , “主”衍生出“主上”、“主公”、“明主”等说法 , 其中“主公”、“明主”在三国时代已广泛使用 , 是臣下对君主及割据群雄的称呼 , 或者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 , 如《三国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 , 将军宜启主公 , 抑其威福 。 ’”与“帝”、“王”相比 , “主”这个称呼并不那么正式 , 既表达了想说的意思 , 同时又可以将正统与非正统这种的严肃问题进行含糊处理 , 这个做法应该说是非常聪明和得体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