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剧的由来,滇剧的三种声腔
滇剧是云南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云南滇剧的表演吸收了徽 , 汉 , 以及秦腔等等的剧种 , 从而形成一种更为特别的戏剧 。可能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滇剧的表演 , 也不明白滇剧的三种声腔是什么 , 不过没关系 , 接下来小编就来为你介绍滇剧 , 一起来看看戏剧大全吧!
杂调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 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 ,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 。滇剧的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和一些杂调 , 都来源于省外传人的戏曲声腔:丝弦源于秦腔 , 胡琴源于由腔演变成的徽调 , 襄阳源于楚调(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 , 三种声腔 , 传入云南后 , 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民间音乐 , 变化形成了滇剧的三大声腔 。
此外 , 滇剧的昆头子、昆倒板之类 , 同昆腔有关 , 而平板、架桥、人参调、安庆调等 , 则同吹腔(又名石牌腔)有渊源关系 。这些声腔在云南戏剧舞台上融汇就形成了滇剧 。
丝弦腔源于秦腔 , 在滇戏三种构成因素中是主要的一种 , 它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 , 可用于喜剧 , 也可用于悲剧 。胡琴源于徽调的石牌腔 , 与二黄腔同源 , 故近似京剧二黄 , 但与京剧二黄又有不同 , 没有〔原板〕 , 其中有一种〔梅花板〕是由〔二流〕跺起来加以变化而成的 , 在歌唱中夹带诉说 , 可以唱到数十句不觉其繁复 , 真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常用于《黛玉焚稿》之类情节悲啼的戏里 。
襄阳腔来自湖北汉剧襄河派 。由于长期在云南流行 , 不断发展 , 并以云南土音演唱 , 与汉剧西皮已不尽相同而自具一格 。特点是曲调流畅 , 旋律轻快、幽默 , 长于表达轻松欢畅的情绪 。
【云南滇剧的由来,滇剧的三种声腔】胡琴腔即二簧 , 来自徽调 , 入滇后也具有了地方特点 , 其曲调庄重、委婉 。杂调有以唢呐伴奏的“七句半” , 以南胡伴奏的“筒筒腔” , 以锣鼓打击乐器伴奏的“课课子”等 , 多用于生活小戏 。
推荐阅读
- 云南为什么简称为滇 云南简称
- 云南土特产列述 云南土特产
- 节约宣传标语
- 毛宝是哪部电视剧的人物
- 戏剧文化详解:桂剧的特点都有哪些
- 云南河口能办到去越南的签证吗
- 云南产什么烟
- 云南高原在哪里
- 免费看电视剧的网站 4k网站哪个好
- 赣剧的特点是什么,赣剧的特点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