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曝山寨承德杏仁露占据农村,为什么山寨产品会大量流入农村市场?
央视315曝光大量山寨产品流入农村市场 , 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的法律基础和执法环境 。
2018央视315曝光山东承德山寨杏仁露及其他山寨产品 , 其中大量的山寨产品如“六禾核桃”、“旺好牛奶”、“小茖同学”等产品 , 绝大部分流入农村市场 , 损害了农民消费者群体的合法权益 , 究其原因 , 大概有以外几个方面:
一、农村消费者文化程度相对不高 , 更容易为假冒产品所欺骗对于农村地区的消费者群体而言 , 尤其是“3.15”晚会上所曝光的发生在西北农村地区 , 当地的教育水平有限 , 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水平相比于城市地区的消费者而言 , 存在较大的差距 , 对于农村的消费者群体而言 , 他们很难凭借自己的文化认知去区分商品的真伪 , 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成为假冒伪劣商品厂商眼中的“大肥羊” 。
通俗来说 , 这种情况就是认准老实人去坑 。

文章插图
二、农村消费者法律意识较低 , 权益受侵害后更易于忍气吞声
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 , 自古就有一个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的特征——忍辱负重 。这点体现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也分为明显 。对于农民群体而言 , 除非涉及到自身根本利益如宅基地问题、生命安全问题、房屋拆迁问题等 , 对于日常的容易遭受侵犯的权益的保护意识就差了很多 , 比如说当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 , 与正当维权相对的 , 其更容易产生诸如“反正自己也吃不出病来 , 好歹是能吃的东西”、“打官司、诉讼什么的太费事了 , 就权当吃了哑巴亏了”、“我一个农民怎么可能斗得过大老板”之类的想法 , 最终的选择多数都是哑巴吃黄连 , 自认倒霉了 。
但很多情况下 , 其实正是这种自认倒霉的做法 , 才正中骗子们的下怀 , 正因为他们确定这点以后 , 才敢一步步的大摇大摆继续坑蒙拐骗 。

文章插图
三、山寨产品的低价格更迎合低消费市场
对于很多落后地区的农民群众而言 , 现在越来越高的消费水平 , 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 而过年过节期间动辄近百元的饮料、礼品礼盒而言 , 早已经给他们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这就给这些假冒伪劣厂商带来了机会和空间 , 他们将本就成本低廉的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格流入农村 , 用以骗取农民群体的钱财 。
当消费水平不高的农民群体 , 面对着100元/箱的饮料 , 和20-30元/箱的饮料时 , 总归会有一些人选择价格更低廉的那些 。

文章插图
四、农村地区执法力度缺失 , 导致假冒产品生产和销售泛滥
最关键的问题其实就在于这点 , 相对于城市市场而言 , 农村市场一个是散乱、自由 , 一个是各农村相对分散 , 监管的执法力度难以遍及到每一个农村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 尤其是农村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本就相比城市里人数少很多 , 又要面对大量而分散的农村市场 , 执法力量的难点和薄弱就体现出来了 。

文章插图
如果想解决此类假冒伪劣大量流入农村的问题 , 与其寄希望于执法机关的监管力度提高和投入更多的监管资源 , 更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应当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法治环境 , 培养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 , 当农民群体面对此类假冒伪劣产品时 , 能够敢于举报、勇于举报 ,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 要敢于通过法律途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其中尤其应当彻底摒弃自认倒霉吃哑巴亏的想法 , 自身的权益如果自己都不愿维护 , 那么别人再想帮忙也没有任何作用 。
其他网友观点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山寨产品能在农村如此猖獗 , 肯定是因为山寨产品的某些特征符合农村市场的某些特征 。所以我们其实是在分析它们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和”以及为什么我们没有控制住这种“相和” 。

文章插图
首先 , 经济学中有一个“劣币追逐良币”的理论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 , 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 , 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劣币追逐良币”在食品市场的表现就是——正规食品被山寨食品仿冒 , 后者反而销路更好 , 正规食品甚至被逼的没了活路 。山寨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实际上就是一种“劣币追逐良币”的现象 。这是由于农村是一个低端市场 , 该市场的消费群体属于社会的中低层 , 他们收入不高 , 倾向于低价产品 , 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较低 , 而经营者往往通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 , 保证产品具有低价的吸引力 , 但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农村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倾向为山寨食品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市场需求 。
当然 , 除了市场规律 , 我们也可以从消费者群体入手 。其实农村充斥着山寨食品的现象早已被关注 , 也有许多学者对其做了相关的调查 , 尤其在智能手机出现的那几年充斥市场的山寨手机 , 更是被许多学者作为研究的对象 。我选取了一篇论文中的调查数据 , 可以对消费山寨产品的群体做一个简单的画像:

文章插图
而且这位研究者发现不同的社会阶级对“山寨”一词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位 , 高收入阶层往往把“山寨”和假冒伪劣联系在一起 , 赋予它更多的负面意义 。而普通老百姓则更多赋予它“便宜”、“实惠”等正面意义 。
具体到农村的消费群体来说 , 农村消费者多为中老年人和小孩儿 , 他们相比城市消费者
在消费上不占优势 , 在消费群体中属于弱势群体 。首先 , 从收入上说 , 农村消费者就不占优势;其次 , 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 商品辨别水平和意识不足 。农村消费者并不了解山寨产品厂家、配料都不了解 , 他们更倾向相信鲜明的图片和商家的游说 。
最后 , 维权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也是农村消费群体比较弱势的重要特征 。从维权意识方面看:一方面 , 农村消费随意性很强而且农村消费普遍不会有维权的重要凭证———发票的参与 。另一方面 , 中国人素有和为贵观念 , 农民传统观念很强 , 为求平安能忍则忍 , 即使购买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一般也会选择忍气吞声 。

文章插图
在这里有一些案例可以与大家分享:
家住孟州市上口村村民邓鸿贵在集市买了一箱“伊利”奶 , 回家一看是“伊俐” , 买了两包
“北京烤鸭” , 打开后里面竟是豆腐干 。他的邻居邓平均说 , 农民买假货和城市家庭丢自行车一样 , 没碰到是运气 , 碰到了才是正常 。
安阳内黄县楚王乡南沟村村民李景春在庙会上满心欢喜地给妻子和闺女买了飘柔洗发露和
雅芳洁容霜 , 妻子女儿使用后却出现头痛、头痒和面部红肿起疹等症状 , 到医院一检查 , 原来是假冒化妆品重金属超标 。医生说如果继续使用 , 很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甚至损害肝功能 。
【央视3.15曝山寨承德杏仁露占据农村,为什么山寨产品会大量流入农村市场?】很多“一元钱食品店”开在农村学校门口 。1 元的巧克力、乳酸奶、麻辣条 , 强烈吸引着农
村孩子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一个农村教师说 , 孩子们不会识别真假 , 就是图便宜、图新奇 。一名孩子家长说 , 他也很希望买到合格的商品 , 但是他们村就一个小店 , 他们根本没有选择余地 。灵宝市朱阳镇的闫老板说:“我们这里山寨饮料比正牌饮料好卖 。拿山寨‘依利’优酸乳来说 , 价格比正牌低一半 。”

文章插图
一家著名饮料企业的打假人员算了一笔账:“我们企业生产一瓶饮料 , 成本在2 元左右 , 批
发价定在2.35 元 , 除去销售成本 , 一瓶最多赚3 毛钱 。但有些假冒饮料直接用地下水加香精、色素勾兑 , 成本就只有3 毛钱 。”
商丘一名乡镇干部分析说 , 除去柴米油盐、看病、孩子上学等必要支出 , 好多农民家庭收入
所剩无几 。有的农民是“不知假而买假” , 但有些是农民明明知道它是假货 , 但是巨大的差价使得他们仍愿意“知假买假” 。
家住西宁市的辛先生“十一”长假回老家乐都县蒲台乡小干沟村 , 儿子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了
一块过期面包 , 他把面包顺手扔到了羊圈 , 在家务农的嫂子觉得很可惜 , 埋怨道“大人吃的话其实没事儿” 。
青海省工商局食品监管处的工作人员说 , 在青海牧区甚至存在“炕头小杂店” , 往往是老两
口在自家炕头桌上摆上卷烟、火腿肠、袋装醋等 , 打开窗户就能卖给村里人 。一次 , 工商执法者发现食品是过期的 , 要扔掉 , 老人心疼地嚷“我吃 , 还不行吗?”当场撕开吃掉 。

文章插图
以上 , 是我们知道为什么山寨产品与农村消费者“相和” , 然而 , 想要从消费者和市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是要花很长时间的 , 而且问题也不仅仅出在这个部分 。我们应该重视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控制好和抵制住这个“相和” 。
监管上肯定有问题 。昨天的3.15晚会里 , 工厂虽然配有消毒池和排气口 , 但是从来不用 , 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 , 拿到生产许可证 。这种浮于表面的监管实际上给许多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政府食品监管部门没有真正负责 。农村食品安全的检查和管理主要由县级食品卫生部门负责 , 乡镇没有食品卫生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一般采取不定期检查 , 只有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会加大检查力度 , 平时较少检查 , 下乡检查更少 。政府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查在方法技术上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 如通过感官判断 , 看食品外包装、是否有标签、商标、卫生许可证编号、厂址、生产日期等 。而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检测食品质量的很少 。
另外 , 其实法律上也有漏洞 ,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 ,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 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知名商品的行为 , 属于不正当竞争 , 有关经营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法律对具体的“与知名商品近似”的规定并不明确 , 导致很多不良厂家钻了法律的空子 。像娃哈哈集团法律办主任吴伟强所说的那样 , “目前山寨产品幕后操作者利用商标注册的空子 , 抢注一些与名牌产品类似的产品名称和商标 , 更有甚者 , 有的企业直接将这些商标授权给其他企业生产 , 自己收取一些授权费 。很多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 , 依靠低成本低价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 获得了巨额利益” 。
最后 , 想说一句 , 想要解决山寨食品在农村猖獗的问题 , 第一必须从监管入手 , 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农村消费群体的特点 , 极力保护他们的利益 。
参考文献:
孟小欢 , 《山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的原因分析》 ,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6卷第12期 。
曹智、曲昌荣、王梅 , 《别让农村成为山寨产品消“废”地》 , 《农民日报》2014年3月14日第008版 。
保跃平 , 《社会学视野下的“山寨”现象研究》 , 硕士学位 , 云南民族大学 , 2011年5月 。
其他网友观点民以食为天 , 无邪君也很痛恨这种行为!假的饮料在农村去发展市场 , 无邪君认为主要是因为看中了农民的朴实 。文化程度不高 , 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 。

文章插图
食以健康、安全为重 。请和无邪君一起别再让自己和家人购买那些假冒伪劣的有害饮料了 。无良的商家也请你自重 , 杜绝假货!
健康的饮品才是广大消费者需要的真营养!你的观点是什么?_?快快和无邪君一起分享吧!
推荐阅读
- TOTOTCF6724KC智能马桶盖|TOTOTCF6724KC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东芝T3-83D6智能马桶盖|东芝T3-83D6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智能马桶盖|飞利浦AIB2255/93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东芝SCS-SSVSH-AA智能马桶盖|东芝SCS-SSVSH-AA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智能马桶盖|松下DL-5210JCWS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智能马桶盖|松下PQTK系列智能马桶盖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空气能热水器|纽恩泰NE-F1.5/Z220空气能热水器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海尔慧享300升空气能热水器|海尔慧享300升空气能热水器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空气能热水器|统帅统帅空气能空气能热水器好吗?图文评测曝光
- 海尔TK48/265-GD7(U1)空气能热水器|海尔TK48/265-GD7(U1)空气能热水器好吗?图文评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