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下元节

下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与上元节、中元节共称为三元节 , 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先祖的活动 。
下元节的传统习俗:
下元节起源于道教 , 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 , 如祈福、镶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 , 皆要修斋 。在祭祀先祖或者欺负的时候 , 一定要心诚 , 对先祖一定要尊重 。虽然现在听起来有一点迷信 , 但在古时候 , 这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
祭祖活动在民间很受重视 , 并且有明确的形式 。不同地区在祭祖祈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 。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 。此时 , 农村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 , 在南方地区 , 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 , 包素菜馅心 , 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这是他们祭祀先祖的方式 , 表达尊敬 。
【什么叫下元节】他们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 , 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 , 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但似乎到了北方地区 , 凡是到了一节日 , 吃饺子就是最好的庆祝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