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多年,他发现并定名了 4 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


“追光”20多年,他发现并定名了 4 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


文章图片


“追光”20多年,他发现并定名了 4 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


文章图片


“追光”20多年,他发现并定名了 4 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


文章图片


人物简介:
付新华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 , 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 。 他是我国内地第一个从事萤火虫研究的博士 , 多年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 致力于以萤火虫为伞保护物种 , 推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付新华 。 记者陈亮 摄
醉心研究萤火虫20多年
萤火虫是益虫 , 还是害虫?武汉的萤火虫跟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不一样?在中国 , 可能只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的回答最权威 。 经过20多年研究 , 他建立了中国萤火虫分类研究框架 , 开创了萤火虫研究及保护的多项中国第一 。
不少人觉得萤火虫是害虫 。 “萤火虫是益虫 , 它们以蜗牛、鼻涕虫等小动物为食 。 它们更是一种生态指标性生物 , 对空气、水质、土壤、植被等环境质量要求很高 。 ”“一个地方的萤火虫多 , 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 。 ”谈起他心爱的萤火虫 , 付新华滔滔不绝 。
付新华在工作中 。 记者陈亮 摄
2008年5月 , 他去武汉市江夏区进行野外考察时 , 意外地在一片稻田的水洼中发现了一种翅膀为黑色的萤火虫 。 由于栖息地为稻田 , 他推测这种黑翅萤火虫有可能为水栖种类 , 采集了雌雄虫带回实验室进行繁殖 。 20天后卵孵化 , 他观察到幼虫腹部生长有可在水中呼吸的鳃结构 , 确认该种类为水栖萤火虫 。 接下来的两年里 , 付新华与世界萤火虫分类权威专家、澳大利亚查理斯农牧大学荣誉教授莱斯利博士合作研究 , 为该种萤火虫成功定名 。 萤火虫分为陆栖和水栖 。 全世界仅发现了8种水栖萤火虫 , 原先都隶属于萤科第一大属——熠萤属 。 付新华与合作者以武汉萤为模式种 , 确立了一个新属——水栖萤属 。
【“追光”20多年,他发现并定名了 4 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付新华“追光”20多年研究萤火虫 。 记者陈亮 摄
发现并定名了4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
经过多年研究 , 付新华建立了中国萤火虫分类研究框架 , 确立了三个新属:峨眉萤属、水萤属、棘手萤属;发现并定名了4种我国独有的萤火虫种类: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和付氏萤;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萤火虫分类专著——《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 为中国萤火虫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他还逐步建立了中国萤火虫分子分类系统 , 建立中国萤火虫分类系统库 , 并自主研发出萤火虫闪光信号的记录及解析系统 , 研发出世界上自主知识产权的萤火虫闪光频率数字化解析软件 。
20多年来 , 他采集了上万个萤火虫标本 , 首次利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SMRT)对我国独有的一种大型陆生萤火虫胸窗萤进行了深度测序、组装及注释 , 并发表在权威 SCI 刊源杂志GigaScience上(影响因子 7.2) 。 胸窗萤基因组是世界上第一个深度测序并组装的萤火虫基因组 。
付新华还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中国萤火虫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产业化体系 , 为中国的萤火虫资源保护、文化旅游、生态修复、乡村振兴、自然教育等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 研发了大规模萤火虫繁育技术 , 年产规模达百万以上;掌握了反季节繁育萤火虫的技术 , 实现冬天产出萤火虫;掌握了调控萤火虫发育的技术 , 实现萤火虫分批、分时段出现;掌握了构建萤火虫生态链及其生存环境的技术 , 打造萤火虫栖息地;掌握了萤火虫温室景观建造技术 , 实现四季赏萤 。
他组织建立了中国内地首个萤火虫研究与保护组织——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 , 致力于萤火虫的保护和研究 , 并坚决反对萤火虫贸易 , 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发布萤火虫活体贸易调查报告 , 最终推动关闭萤火虫活体贸易电商平台 。
他还建立了中国首个萤火虫保护区——大耒山生态保育园(22平方公里)及珍稀水栖萤火虫种质保护区 , 经过5年的保护 , 大耒山的萤火虫的数量增加到近1亿只 。 他成立的中国首个萤火虫保护联盟现有成员已经增加至6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