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天亮出汗医案
【病案举例】
杨某 , 女 , 39岁 。晨起出汗6年 , 加重伴失眠3年 。6年前患者到北方 , 因气候不适宜加之气郁恼怒 , 逐渐出现怕冷、怕风 , 潮热出汗 , 汗多 , 如刚出浴 , 经常感冒 。曾在某医院以“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抗结核治疗3月 , 经治疗积液消失 , 但怕风、怕冷、出汗未解 。3年前上述诸证加重 , 每日醒来则出汗 , 眠差 , 动则汗出 。平时穿衣较常人多 。曾作各项检查均无异常 。
西医诊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 给予“多虑平”等治疗无效 。
遍寻中医 , 或曰“湿重” , 或曰“肝火” , 或曰“气虚” , 给予鹿角粉、人参、附片、干姜(二者最大时用至双刃目);或嘱多食豆芽汤、饴糖 , 诸法用尽 , 皆无起色 。于1999年6月来我处求治 。自述每日凌晨两点醒来即感后脑部脸上、前胸后背皆燥热难受 , 欲伸手出被 , 但出被即凉 , 同时全身出大汗 , 浸湿衣被 , 静息片刻汗可自止 , 继之六七点钟时诸证复发一次 , 晨起则流涕 , 打喷嚏 。季节交换时尤甚 。平时怕冷、怕风 , 足踝部冷痛 。
食差 , 二便可 。查患者衣着明显较常人厚 , 仍呼怕冷 。舌苔薄白 , 质暗 , 淡胖有齿印 , 脉细弱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天亮出汗医案】辨证:瘀血阻滞 , 卫气亏虚 。
治法:活血化瘀 , 益气固表 。
处方:柴胡、当归、枳壳各12g , 生地20g , 川芎、赤芍、白芍各15g , 丹参、黄芪、泡参各30g , 牛膝、龙骨、牡蛎各25g , 桃仁、红花各10g , 浮小麦30g , 桂枝9g
服上方6剂后 , 恶风、脚冷好转 , 晨起时已不出汗 , 穿衣已减少一件 , 舌脉如前 。前方加五味子12g , 服药6剂 , 衣服已减少只穿一件 , 虽仍感冷 , 但可忍受 , 只是晨起时又出汗 , 量少 , 舌质淡 , 齿印减少 , 色暗 , 脉细弱 。前方去赤芍 , 改桂枝为10g , 柴胡、当归各9g , 加鸡血藤40g
服药3剂后 , 一直未再出汗 , 但因中途停药2天 , 近一晚复汗出 , 量少 , 眠差 , 梦多 。衣服已改穿短袖衫 , 可受微风吹 。舌淡红 , 有一齿印 , 脉细弱 。前方去鸡血藤 , 加远志8g , 枣仁20g , 夜交藤30g , 服3剂 。1月后诸证未复发 。
按语:此病人反复出汗 , 潮热 , 正值酷暑却穿冬衣 , 仍怕风、怕冷 。证极像阳气虚 , 腠理不固而汗出 。故前医皆予以人参、姜、附片、鹿角粉类以补气、补阳 , 但皆无功 。接诊此患者时 , 其病已六载 , 根据中医理论“久病入络” , 再结合舌质暗 , 脉细弱 , 证属瘀血阻滞经络 , 瘀久化热 , 故潮热 。气郁化火 , 火邪迫津液外泄 , 故晨起出汗 。气滞则卫外功能不强 , 故有怕风、怕冷、脚踝冷痛 。“胸中血府血瘀 , 血府逐瘀汤主之” , 故选用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通络 , 再辅以黄芪桂枝汤治疗兼证之怕风、怕冷、足踝冷痛 , 使活血化瘀而不伤正气 , 补气又不留邪 , 经过多次调整用药而治愈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夜间骨蒸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声带小结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鼻炎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舌麻舌痛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口臭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尼埃综合征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耳鸣医案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突发性耳聋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