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小儿盗汗医案
小儿盗汗中医学称“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自主神经功能素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病、风湿病等,也常见多汗 。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 。汗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 。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机旺盛、清阳发越,在日常生活中,比成人容易出汗 。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出汗更多,而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 。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 。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 。盗汗多属阴虚,自汗多为阳虚 。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症候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 。如《素问·阴阳别论篇》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 。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理开阖失职,则汗液外泄 。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 。其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自汗或盗汗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 。因汗证是以虚为主,故补虚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或调和营卫,或益气养阴,或清化湿热,辨证治疗效果较好 。
【病案举例】
陈乔松介绍:颜某,男,4岁,1995年4月初诊,盗汗3个多月 。无论冬春,入睡不久即出汗,轻则头汗如珠,甚则遍身淋漓,醒后汗止,食欲、玩耍如常 。曾到市医院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 。
用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虚汗停等治疗1周,未见好转,后改服中药(方药未详)10余剂皆无效 。诊见:面白唇红,口臭微渴,喜热饮,尿颜色赤,大便无异,舌淡、苔薄黄,脉细数无力证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 。治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方拟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10g,黄芪24g,党参、白芍各12g黄连、黄柏、当归、附子各3g,桂枝5g,煅牡蛎15g 。服2剂 。药后汗出大减,黄苔渐退,小便次数亦减,原方续进5剂,汗止而愈 。
【乌梅丸加减治小儿盗汗医案】按:小儿盗汗一证,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机以阴虚者居多,阳盛者次之,而虚实相兼者亦非少见 。临证除家属代诉盗汗外,往往他症缺如,舌脉大多无异 。因此在辨证中有一定难度,经用一般敛汗方药治疗无效后,可用乌梅丸试之 。因盗汗日久,汗出过多,其表必疏,阳气易耗,阴津易伤,故易演变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证 。以乌梅酸涩收敛;桂枝、白芍、黄芪固表和营;黄连、黄柏泻火坚阴;党参、附子温阳益气;当归和血;去细辛之发散和干姜、川花椒之燥热,加牡蛎潜阳固涩 。全方使阴阳调和,气血平宁,故盗汗自止 。
推荐阅读
- 乌梅丸加减治荨麻疹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小儿惊风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小儿癫痫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肝硬化腹水医案
- 怎么做炒红薯丸 炒红薯丸的做法
- 睾丸疼痛怎么治疗 中医配方更有效
- 瑞典肉圆怎么做 瑞典肉丸子怎么做
- 肉丸胡辣汤的做法 肉丸胡辣汤做法分享
- 乌梅丸加减治胃炎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小儿胆道蛔虫症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