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之宝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文物,成为了后代研究历史的宝贵借鉴,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是无可取代,让人由衷赞叹过去的历史文化 。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 。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
【无价之宝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战国水晶杯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 。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战国水晶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光素无纹,造型简洁 。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
东汉铜奔马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 。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 。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
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 。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