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这个虚构者


人类这个虚构者


【人类这个虚构者】
作者:黎荔

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纳博科夫 , 认为伟大的作家集三者于一身:讲故事的人 , 教育家和魔法师 , 尤其是魔术师 。 纳博科夫并不看好现实主义 , 认为这是一个伪名词 。 他崇拜纯艺术 , 称文学作品为神话故事 , 强调作品的虚构性 。 我理解纳博科夫所说的“魔术师” , 其实就是指一种虚构想象的力量 , 从生活碎片中编织出意义的力量 。
有一种文体更是绝对依赖于虚构想象的力量 , 那就是科幻小说 。 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 , 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 , 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 , 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 , 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 。 这无数个可能的未来哪一个会成为现实 , 科幻小说并不能告诉我们 , 这不是它的任务 , 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 科幻小说的目的 , 只是带我们去往一个未知之地 , 看一看那里炫目的色与光 。 那些为《流浪地球》打出一星的苛评者 , 自然有各种心态与原因 , 反正就是要踩着电影怒刷存在感 。 其中有一类人属于科学死理派 , 专找《流浪地球》中“物理老师看完坐不住了”的各种Bug , 生生把一部世界级想象力的科幻片 , 看成是一部发现探索频道的科普宣传片 。 他们的想象力不是丰饶、丰富、奇诡、充沛的 , 而是贫乏、单调、平庸、干瘪的 , 所有思维模式都无法拔离现实设定 , 去追寻一些天马行空的不确定事物 。
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 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 , 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 , 创造出第二自然 。 人类 , 其实是一种亦实亦虚的动物 。 实的是我们的肉体 , 虚的是我们的心灵 。 心灵并不是神秘而永恒的概念 , 也不是像眼睛或大脑之类的器官 , 而是脑中主观体验(例如痛苦、快乐、愤怒和爱)的流动 。 科学家并不知道 , 大脑中电子信号的集合究竟是怎么创造出主观体验的 。 更关键的是 , 他们不知道这种现象在进化上到底有什么好处 。 这是我们理解生命时最大的空白 。 因为大脑中的主观体验 , 人类相信一个个虚构的故事 , 宗教 , 银行 , 国家 , 社会 , 部落……这一个个虚构事实 , 促成了人类的协作成为一个整体 , 从而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前进 。 人们相信虚构故事 , 从而获得意义和希望 , 继而产生了文明 。 有历史学家说过 , 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建立文明 , 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 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伟大创造 , 都源于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 在未来 , 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 , 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
想起在《未来简史》中 ,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 , 到了21世纪 , 虚构想象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 甚至超越自然选择 。 因此 , 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的未来 , 只是破译基因组、处理各种数据数字还远远不够 , 我们还必须破解种种赋予世界意义的虚构想象 。 我很认同这种观点 。 人类 , 这种对虚构着迷的生物 , 不愿接受人生的局限性 , 也正因有这种局限性 , 人类才会梦想去做那些 , 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 , 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估算分析 。

今天的我们 , 偏偏生活在一个想象力被严重戕伤的时代 。 实用主义横行、功利主义作怪的社会状况 , 不仅了限制了社会前进的想象力 , 也限制了社会前进的思想力与行动力 。 当我们一点点丧失了自己的想象力之后 , 会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无用的东西 。 到后来 , 对其他人的稍为旺盛一点的想象力 , 我们会粗暴地对待和予以嘲笑 。
我们真的以为自己能预知未来 , 确定一切情况 , 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 , 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吗?可是 , 人算不如天算 , 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 , 我们就变得非常脆弱以致崩溃 。 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人类思维方式 , 必须是弹性和富有想象力的 , 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 。 我们的真实肉身、性格和经历 , 会消失在泥土、海水或骨灰盒中 , 但我们虚构想象出的未来图像 , 却会持久地流传 。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短命的 , 就像一些飞蛾和飞蚁一样 , 它们产下了卵 , 过一夜就死了 。 而面向未来的虚构是有力的 , 并且逐渐变得威力无穷 , 因为它能够重塑现实 。 正如爱情往往建立在想象之上 , 理想对象就是虚构出来的 , 人们总是试图在现实中找到一个能够套进这个模子里的有血有肉的真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