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红薯氮磷钾的配比是多少?
这问题提的,直接找专家 。红薯是属于喜钾农作物,必须要有充足的钾肥,其次是氮肥,磷肥比例最少,不要具体到比例多少,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而定,还有施肥的时间,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就能丰收,就能赚钱 。
其他网友观点红薯合理施肥产量高 。
红薯施肥有个误区,认为种红薯不需要施肥,这是不对的 。红薯不施肥产量也可以,但合理施肥产量更高 。红薯合理施肥有以下几点:
1、 红薯适合的化肥氮磷钾配比为9-11-22,每亩用80—100斤能满足红薯对氮磷钾的需求,还不会过度旺长,产量一般能达到6000斤以上,高产品种会更高 。
2、 配合使用有机肥和菌肥,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害 。
3、 有高产目标的还要使用部分微量元素,或选择含微量元素比较多的肥料,例如天脊牌化肥 。
顺便提醒一句,种红薯苗子很关键,脱毒苗才更高产,近几年禾下土脱毒红薯苗在国内种植户中的口杯较好 。
其他网友观点一、鲜食和食品加工用甘薯
(一)选用良种,培育健康种苗 。统筹考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病虫发生情况、产品用途、营销流通方式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优质专用品种 。加强脱毒种苗培育,选择无病、排水方便的田块作为育苗圃,根据需要采取电热温床、冷床双膜、大棚排种育苗 。加强苗床管理,对苗床中发现的黄化皱缩等异常苗要及时拔除,并带出育苗圃销毁 。加强病毒病控制,防止甘薯SPVD和卷叶病毒病蔓延,可用高剪苗方式采苗,减少薯苗带病风险 。采苗后若不到栽插时间或薯苗栽插有多余的,可将薯苗栽入采苗圃,增加薯苗数量,提高薯苗质量 。南方薯区要大力提倡薯块育苗 。
(二)适当密植,调优种植制度 。因地制宜确定合理栽插密度,注重提高商品薯率 。对于鲜食用薯,北方薯区和长江中下游薯区可适当早栽、密植、早收,亩密度4000株左右;南方薯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也可适当密植、早收,亩栽插密度3500—4000株 。对于食品加工用薯,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 。种植制度上提倡水旱轮作,或与花生、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轮作,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实现增产增效 。
(三)加强田管,优化群体结构 。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 。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 。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 。生长后期注意防涝,排除田间积水,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防止田间过湿 。在北方和长江中下游薯区以盖湿不盖干、盖优不盖劣为要点,促进产量和效益提升 。干旱贫瘠的丘陵山地一般不盖膜 。施用过长效除草剂的玉米地不宜种植甘薯 。
(四)合理施肥,实现高质高效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度增施钾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20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 。为提高商品薯率,提倡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
(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 。及时清洁田园,防止病菌残留扩散 。对于根腐病、薯瘟等无有效药剂防治的病害,要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源地块种植 。对于黑斑病,要从健康种苗抓起,苗床高剪苗,选用壮苗,栽插前可用适宜药剂处理 。对于地下害虫,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如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等措施防控蛴螬、金针虫,提高商品薯率 。南方薯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蚁蟓为害 。
(六)产销对接,适期收获科学贮藏 。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适度规模种植,适当调整栽插期和收获期,避免集中上市,优化产品供给 。因地制宜建立不同模式的贮藏库,适当增加贮藏量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做好产品分级,着力提高附加值 。
二、淀粉加工用甘薯
(一)选用良种,培育健康种苗 。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病虫发生情况、加工规模选择适宜良种 。加强脱毒种苗培育,选择无病、排水方便的田块作为育苗圃,根据需要采取电热温床、冷床双膜、大棚排种育苗 。加强苗床管理,发现黄化皱缩等异常苗要及时拔除,并带出育苗圃销毁 。加强病毒病控制,防止甘薯SPVD和卷叶病毒病发生蔓延 。采苗可用高剪苗方式减少薯苗带病风险 。采苗后若不到栽插时间或薯苗栽插有多余的,可将薯苗栽入采苗圃,增加薯苗数量,提高薯苗质量 。南方薯区避免周年连续使用大田蔓薯苗栽插 。
(二)科学施肥,促进高质稳产 。合理施用肥料,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度增施钾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20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 。
(三)合理密植,规范垄作栽培 。因地制宜机械起垄,平原地区推行大垄双行栽培,垄距一般100厘米左右,垄高25—30厘米;丘陵山地推行小垄单行种植,垄距70—80厘米,垄高25—30厘米 。合理确定栽插密度,北方薯区以春薯为主,一般亩栽插密度2700—3200株;南方薯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亩栽插密度3000株左右 。规范扦插移栽,扦插时入土2—3节,浇足窝水保活;移栽后垄面要进行化学除草 。北方及干旱严重平原地区,春薯5月1日前栽插,推荐覆盖地膜,以盖湿不盖干、盖优不盖劣为要点,促进产量和效益提升 。干旱贫瘠的丘陵山地一般不盖膜 。提倡轮作倒茬,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促进增产增效 。施用过长效除草剂的玉米地不宜种植甘薯 。
(四)加强田管,优化群体结构 。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在封垄前后及时除草,可采用中耕除草培土机械进行物理除草,也可结合进行化学除草 。生育中期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避免渍害,并结合中耕除草整理藤蔓,控制茎叶旺长,以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 。生育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 。
(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 。对于根腐病、薯瘟等病害,要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源地块种植,加强栽插防控,抑制病菌侵染 。对于黑斑病,要从健康种苗抓起,采用高剪苗技术,苗床苗高30厘米以上时,剪取25—30厘米的壮苗,栽插前可用适宜药剂处理 。防治线虫可选用长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保证农产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地下害虫,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开展有针对性地防控,如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夜蛾等害虫,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等措施防控蛴螬、金针虫,提高商品薯率 。南方薯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蚁蟓为害 。
【种植红薯氮磷钾的配比是多少?】(六)机械配套,促进节本增效 。根据地形、坡度等选择适合的配套作业机械 。如70—9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起垄机、中耕机、切蔓机、收获机等,每小时可作业5—6亩 。在地势平坦地区可采用大型田间作业机械,包括起垄机、覆膜机、中耕除草培土机、切蔓机、收获机等,提高田间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红苕粉汤怎么做 黄瓜红薯粉汤的烹饪方法
- 造梦西游三级经验草怎么种植 造梦西游三级经验草如何种植
- 红薯粉丝怎么煮快熟
- 怎么种植百香果
- 如何做红薯糯米糕 红薯糯米糕如何做
- 种植大蒜,地里的杂草对大蒜有什么危害,要如何防治?
- 红薯加什么一起煲汤
- 庭院适合种植什么大樱桃品种?
- 红薯粉丝有霉味怎么处理
- 红薯粉丝煮多久能熟 煮红薯粉丝的时间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