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艺术文化上的一朵“奇葩”——粤剧

粤剧源自南戏,旧称“广府大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 。它继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戏、元明南戏、明清传奇等优秀传统艺术,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已成为流传五大洲的一大剧种,是佛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
早在汉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 。明代正统年间,佛山人以演戏助威,阻止了黄箫养对佛山的进攻 。据明代《霍氏族谱》记载,当时戏剧在佛山已相当流行 。明万历年间,佛山出现了粤剧第一个行业组织琼花会馆 。本地班常乘专用船只赴乡村演出,称为红船班 。清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在佛山率领粤剧艺人起义反清,在广西建立大成国 。起义失败后粤剧一度被禁,经邝新华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同仁的新组织八和会馆 。
辛亥革命前,黄鲁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对粤剧进行了种种改革,培养粤剧人才,粤剧艺人李文甫等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 。二十年代,省港班的崛起及“薛(觉先)马(师曾)争雄”,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得到繁荣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粤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只益重要的作用 。
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 。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须生坐车)、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 。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 。“末”代表年老角色 。“生”代表男性角色 。“旦”代表女性角色 。“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 。“丑”就是滑稽角色 。
唱做念打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 。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 。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 。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 。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 。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 。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 。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
【佛山艺术文化上的一朵“奇葩”——粤剧】粤剧唱腔
17世纪初(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 。到了太平天国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 。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 。
公元1911年——1912年初(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 。
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 。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 。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 。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 。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 。
表演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 。
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 。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 。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 。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