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非遗之一:杨氏太极拳文化

一提起李小龙,大家就会想起中国功夫 。在世界一说起中国就想起中国武术,一说起武术就不得不提到太极拳 。而太极拳又分为几个流派,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在邯郸文化起源的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着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
国家体委早在1956年与1959年前后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式简化太极拳”、“88式太极拳” 。自推广以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外太极拳发展的需要,又特汇编了四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陈、吴、孙),其动作均要求按传统练法编排,它对今后国内外太极拳运动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邯郸非遗之一:杨氏太极拳文化】传统拳套有三路:大架、长拳、中架、及小架(亦称用架和快架) 。杨澄甫虽然只公开传授大架,但曾传一路“太极长拳”与陈微明 。此拳单招与大架极为相像,但一些招名有别,亦多出一些大架所无之招式 。杨家支派王兰亭王府皇家太极拳的太极拳架,为杨氏太极六十四式老架 。杨家支派“府内派”的太极拳架(不包括小九天等套路)有大架、老架、和小架 。其中老架可能出自杨家中架 。杨氏太极拳还有打手(今人多称“推手”),大履,散手,太极功等流传于世 。大架本是杨家太极拳门之入门基本拳架 。杨澄甫简化后之大架更比原本的大架和其他拳架都要柔和简,故很适合作为健身运动 。为了配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一些人把杨澄甫大架再次简化,编成更短的拳架流传下来 。8式、16式、24式、40式竞赛及48式等拳架都因此而被广泛流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