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老年关怀模式”咋就成了个坑
有媒体调查发现 , 如今不少应用软件以“老年关怀模式”为名 , 打起了“精准营销”的算盘 , 让广大老年人陷入删不完的“流氓”软件和广告海洋之中 。
【模式|“老年关怀模式”咋就成了个坑】设置“老年关怀模式” , 本是为了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跨越信息鸿沟 , 算得上“快时代”的“慢关怀” 。 然而 , 一些平台却将此视为开掘“银发经济”的新通道:量身定制广告、放大广告字体、动辄弹窗下载、退出按钮难寻……这些连年轻人都难以闪避的“套路” , 如今却像“数字牛皮癣”一样黏在老年人的指尖 。
事实上 , 种种适老APP的大规模出现 , 源自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 , 更源自这一群体远未被激发的消费潜能 。 进入互联网竞争下半场 , 平台用户增长进入瓶颈期 , 各路巨头不约而同将“宝”押在了老年人身上 。 平心而论 , 如若平台切实从老年用户需求出发 , 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其生活痛点 , 那必然会赢得口碑和收益 , 但如果“老年模式”实则是个坑 , 又如何能走得长远?
很多时候 , 所谓用户体验 , 就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我选择你 , 你尊重我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老年关怀”也不仅仅是放大字号、简化图标等表面功夫 。 如何实现系统性的“情感关怀” , 做出令老年群体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 才是更为深刻的发展课题 。 比如 , 更多以老年人的思考方式实现功能操作 , 帮助他们过滤虚假信息、缓解焦虑情绪等等 。 在这一过程中 , 相关监管也得跟上 , 用法律给平台立规矩 , 防范老年人成为平台的“韭菜” , 如此才能让“互联网+老年人”碰撞出更积极的化学反应 。
老年用户 , 是互联网平台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避免他们从“被抛弃”走向“被收割” , 更是数字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 我们期待能有更多饱含人文关怀的“老年模式”出现 , 彰显技术向善的价值依归 。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高源
流程编辑:严圣淼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坠机现场飘落黑蝴蝶”拍摄者:一瞬间想起了黑色蝴蝶结发圈
- 时报|云读报,享健康!可以“听”的《生命时报》电子报今日上线
- 地球|地大科研团队建成全球首个“超级观测站” 有助人类破解地震前兆的密码
- 冰墩|揭秘“冰墩墩”外壳硅胶原料工厂
- 代谢|减肥“神器”暴汗服:又让你交“智商税”?
- Microsoft|IE浏览器进入倒计时 微软优化更新鼓励用户使用Edge中IE模式
- 物资|连花清瘟成为中药“抗疫代表” 以岭药业捐赠物资超亿元
- 保时捷|苹果将拒修丢失模式 iPhone / 微信支付回应被安徽 ETC 停用 / 豆瓣私密小组将全部停用
- 物理|确定褶皱构造的地球物理方法
- 大学|日本将研发利用3D打印“培养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