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日前 ,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防疫管理工作 , 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进行了修订 , 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
此次调整中 , 对于“解除隔离管理标准”、“出院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调整 , 从出院标准第四点“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新冠核酸快速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 小时) 。 ”改为了“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值均≥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 , 界限值为 40 , 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 或连续两次新冠核酸快速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 , 界限值低于 35 , 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 ”
这就对患者诊疗标准有了更明确具体的规范 , 有效降低了假阴治愈现象 , 以及规避出院复阳造成的传播风险 。
那么 , 新型核酸快速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值均≥35是什么意思呢?新冠核酸快速检测的Ct值又是什么呢?接下来 , 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
N基因和ORF基因是目前新冠核酸快速检测的靶基因 , 也是新冠病毒核酸的特异性片段 。 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是通过咽拭子、鼻拭子等方式采取病毒核酸后提取RNA , 在样本中加入引物四种核苷酸、酶等一些试剂 , 进行序列扩增 。 如果样本中含有病毒 , 合成反应可以再继续下去 , 序列也能合成出来 。 通过荧光染料的结合可以激发出荧光 , 通过仪器可以看到荧光现象 。 如果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不可以找到结合位点不能合成DNA序列 , 也不能看到荧光 。 Ct值就是荧光基团的反映 , 当荧光基团越多 , 就表面病毒含量越高 , 则Ct值越小 , 反之亦然 。 简单理解 , Ct值的大小关系到人体内病毒载量的多少 。 Ct值越小 , 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多 , 传染性越强 。 Ct值越大 , 代表样本中病毒含量越少 , 传染性越弱 。
那么将Ct值标准降低 , 会导致风险吗?
本次调整是根据目前流行毒株奥密克戎的特性作了调整 , 能够有效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特点 。 Ct值≥35时 , 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毒 , 因此 , 这并不是标准降低 , 而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进行的调整 。
【达安科普:新冠核酸快速检测的Ct值代表了什么?】
推荐阅读
- 类星体是宇宙最明亮的物质,发出的强烈光芒比整个星系还要明亮
- 比三体人的水滴快10倍!仅需20年,就能抵达最近的恒星系
- COVID 19疫情,一直都在J曲线 ( J Curve ) 上
- 5个惊人科学事实
- 精神分裂症治疗新途径——研究发现小鼠模型脑中的蛋白质糖基化
- 重磅研究!花椰菜或能有效应对新冠病毒
- 吉林长春,男子千里迢迢赶到长春相亲,不料却因为疫情被隔离在相亲对象家
- 丈夫因妻子连生两女不甘心,酒后竟挥刀自宫,就医后扬言:别接上
- 骆驼衍生纳米抗体在新冠肺炎治疗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