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 「girls help girls」成为最大的骗局( 二 )


那么 , 为什么会有女生采取关系攻击、间接攻击和社交攻击等“隐性攻击”呢?女孩的这种“迂回”的攻击模式 , 究竟是先天形成 , 还是后天塑造的?蕾切尔·西蒙斯指出:女孩并非天生如此 , 是不允许她们正常表达愤怒和冲突的文化塑造了这一切 。 相比男孩 , 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 , 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 。 回想一下:身为一个女孩 , 你在成长过程中听到过最多的规训是是什么?我想 , 或许就是女孩要有一个女孩的样子 。 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文化对女孩的首要要求往往不是聪明、不是自信 , 而是希望她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好姑娘 。 做“好女孩”是有代价的 , 意味着她不会愤怒 , 更不会攻击他人 。 好女孩害怕的东西也有很多:怕不合群 , 怕不受欢迎 , 怕被差评……在这样的要求之下长大的女孩 , 自然害怕冲突 , 更不懂得如何表达和解决愤怒 。 但攻击性是人的本能 。 当她们无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和排解愤怒 , 愤怒又积压到一定程度时 , 就可能会彻底决堤 , 演变成残酷的隐性关系攻击 , 成为关系中的施暴者 。 最可怕的是 , 很多人认为女孩的霸凌行为是一种“过渡礼仪”(rite of passage) , 等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 。 可这不仅否认了女孩之间存在真实的友谊 , 回避了她们人际关系矛盾的核心问题 , 同时也会给受害者留下永久的伤痕烙印 。 03如何保护暴力下的女孩?有人说 , 一次完整的校园暴力 , 是由受害者、施暴者以及社会共同完成的 。 一旦其中一环出现问题 , 都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 ▌受害者:正面冲突很多女孩将正面冲突视为友谊的灾难 , 然而正面冲突是改善重要关系的绝佳机会 。 当你为了合理的权益 , 想劈开一个柳暗花明时 , 直面冲突、敢于亮剑才是一种体面 。 三毛曾在其作品《西风不识相》中讲述了她在西班牙留学的经历:因为父母的教导 , 三毛也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好姑娘” 。 对于室友的要求 , 她几乎都会答应 。 包括给室友铺床、带饭、承包宿舍的所有卫生……久而久之 , 她便觉得不堪其扰 , 可她又不知道如何拒绝 , 因为父母告诉她 , 要处处忍让 , 不要给中国人丢脸 。 直到有一天晚上 , 室友们在三毛的床上喝酒耍酒疯 , 院长查房时误以为是三毛带头 , 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骂 。 这时候 , 积压已久的委屈和愤怒终于让她忍不住爆发了 。 她像个“疯女人”一样拿起扫把朝着室友们又打又叫 。 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 没有人再使唤她 , 更没有人再欺负她 。 此外 , 如果对方的暴力升级 , 你一定要积极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 或者通过其它的正当手段 , 如进行法律咨询、报警等 , 维护自己的权益 。
▌施暴者: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攻击性是人的天性 , 但愤怒的表达方式是可以经过后天学习的 。 情绪是没有错的 , 错的是表达方式 。 因此不仅需要施暴者也需要自我觉察、自我审视 , 更为直接、健康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 不再伤害别人和扭曲自己 。 还需要父母正确引导 , 教会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 , 做好底线教育 ,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社会层面:建立监管制度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面对校园欺凌时 , 学校不应该本着“和稀泥”的态度草草了事 。 对犯过错误的孩子抱有善意 , 是社会的包容 。 但做了错事 , 没有得到惩罚 , 只会让人变本加厉 。
【别让 「girls help girls」成为最大的骗局】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监管制度 , 去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 除此之外 , 还需要有配备心理老师 , 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 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 相关部门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总之 , 想要彻底解决暴力问题 , 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前路漫漫 , 道阻且长 , 但我们相信 , 只要开始行动 , 今天就会比昨天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