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大学士作为一品高官,地位很高,为何权力还不如六部尚书?
明清时期,内阁大学士名份提高很多,甚至达到正一品,号称阁老,首辅次辅 。
但诸位应该了解的是内阁的作用与权限 。
自明成祖开始,内阁逐步形成,最初只有五品级别,是辅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的机构,有权但地位低下 。
原因在于,自朱元璋废黜中书省及宰相,六部九卿的庞大行政事务是皇帝一个人无法玩得转的,这就必须找人来协助处理比如预审分类奏折,对重大事务提交初步处理建议,依据皇帝决策书写诏书、传递六科給事中审核,再送达六部执行等具体事务 。
所以,明代前期的内阁实际还是回到唐代的中书省职能,也即皇帝秘书处 。
随着皇帝厌倦行政,内阁权力逐步扩张,明代中后期的内阁获得独立运转能力,不仅掌握贴黄权(对奏折的处理意见)也拥有书写命令的权力 。内阁真正成为宰相群,具备中书省职能也有较多的决策权(没有审核、执行权) 。
清代建立军机处之前,不论如何改名,不管叫南书房,上书房,还是什么,只是内阁成员增加很多而已,与明代中后期内阁基本一致 。
成立军机处后,军机处实际获得了预审分类奏折,拟定处理意见,草诏的职能,内阁也就基本失去大部分权力 。
所以,清代中后期大学士属加衔与荣誉,职务本身是没有权力的 。只有兼任其他重要职务的大学士才能被称为中堂成为真宰相 。如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尚书侍郎等 。
结语:军机处成立前的大学士是真正具备决策权的中书令(近二分之一的完整相权) 。而军机处成立后的大学士失去中书令职能,只是一个安抚大臣的荣誉头衔 。
其他网友观点【内阁大学士作为一品高官,地位很高,为何权力还不如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一定要管部才名副其实 。管部就类似于现今的某某副市长,分管建设局交通局等部委办局,那才有实权 。清朝就是这样的,大学士不管部,那就只是一个荣誉头衔,说明你你个人很有学识,仅此而已,但管部,比如说,皇帝封你为文华殿大学士,分管礼部,吏部,那你就是实权大学士,你到部里去公干,部的尚书要让出堂上正中的位置给管部的大学士,因此,这种大学士又被称为中堂大人 。就像李鸿章,和珅,多半电视剧电影里都被称为和中堂,李中堂,由此而来 。如果大学士不管部,那就没有什么权力了,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高级文秘或者参谋罢了,并没有六部尚书那么有实权 。
推荐阅读
- 那些明明讨厌薛宝钗的读者,现实中却又会把她作为自己另一半的理想人选,这又何解?
- 于成龙要杀赫里,他作为江宁大将军,正一品官员,为什么不调军队阻挡?
-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美国等少数国家用英尺,而中国等大部分国家都用米作为测量单位?
- 眼睛得了白内障要怎么治疗?
- 日月神教被尊为圣教,是江湖第一大教,为什么作为地方山头势力的五岳剑派要与之作对?
- 冬瓜子白果饮的好处
-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 睡前喝果醋的好处
- 我国多数朝代都用金银作为流通交换的货币,为何元朝选择实行钞制?
- 两湖填四川。我是四川人,祖籍湖北作为四川人的你,祖籍是哪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