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启信|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

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
建筑渗漏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家庭和建筑行业的世界性难题 。 从2018年开始 , 多地陆续出台了多项技术标准以支撑“结构自防水”体系 , 纵横防水行业多年的传统防水材料、技术出现变革迹象 , 更迭路径逐步显现 。 朗凯奇防水科技作为国内自愈合防水技术的领先者 , 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 , 其研发的新型防水材料可以令建筑墙壁像人体细胞一样自动“愈合” , 一场“建筑防水”的技术性革命正在悄然掀起 。
1
0.4mm裂缝十天自动“愈合”
2019年1月 , 张军和他的同事在合肥市朗凯奇同大工业园实验中心筑了一个1.8米%uD71.8米的水池 , 水池用混凝土浇筑 。 1月14日中午12时 , 实验正式开始 。
张军先在水池里放满水 , 然后在混凝土水池表面砸开一条约0.44mm的裂缝 , 水很快沿着裂缝慢慢向外渗漏 , 试验水池旁边一台摄像机负责24小时记录 。
1月17日中午 , 水渍几乎渗透到整个水池表面 。 但是从那以后 , 渗透的情况慢慢开始好转;
1月24日 , 也就是10天以后 ,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 水渍消失不见 , 而那条0.44mm的裂缝竟然自动“愈合”了 。
这并不是“魔术” , 而是朗凯奇防水科技的一次建筑防水实验 。 防水工程师们建造水池时 , 特地在混凝土中加入了一种“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 而这种无机材料和混凝土的结合则催生出了一种“自愈合”的防水效果 。
张军是朗凯奇防水科技科研中心主任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在混凝土初凝期 , “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所富含的核心活性成分可以催化、激活水泥水化反应 , 生成大量针状结晶体 , 填充、封堵混凝土的孔隙和毛细管 , 从而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 。
与此同时 , “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还有一项特殊功能 , 可自动修复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因水化热温度过高、以及混凝土遭破坏而造成的0.4-0.6mm裂缝,这也是其传统防水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 。
“这种自愈合的新型防水材料可以用于隧道、地铁系统、桥梁、水坝、涵洞、地下室、运河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 ”朗凯奇品牌制造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建筑业协会防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乔启信表示 。
2
国内首创建筑肌体在内部“生长”
朗凯奇防水科技是国内最早进行“自愈合防水系统”研发的企业 。
早在2007年 , 朗凯奇就通过与中国科技大学院士团队及安徽建筑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 , 进行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核心技术的升级换代 。 经过十多年对该材料的深度研究与技术的不断迭代、应用和完善 , 朗凯奇结构自防水系统目前已经有了上千个真实使用案例 , 并获得众多国内外行业专家的认可 。
乔启信指出 , 传统防水一般是通过在建筑表面加涂“防水层”来实现建筑表面的抗水性 , 这也被称为柔性防水 。 “由于片块连接、拼接缝多、长且变化复杂 , 施工环境和工艺的要求都十分严格 , 很难做到完全的密封包裹 , 所以在应用上存在一定弊端 。 ”
相较于此 , “自愈合防水系统”则是从提高建筑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做起 。 “通过在混凝土内部植入“防水基因” , 让防水材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 , 像人体细胞一样不断生长代谢 , 发现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微小裂缝后进行不断的自检与修复 , 在提升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的同时 , 无需二次防水 , 打造绿色环保、节能安全、高效可靠的防水系统 。
简单来说 , 传统防水就像是在伤口上贴“创口贴” , 堵住“出血点”;而自愈合防水系统则更注重让建筑肌体在内部“愈合” , 使其生长愈合 。
乔启信表示 , “朗凯奇‘结构自防水系统’是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 , 关键节点部位以外防水为辅助的一种永久性防水系统 。 在混凝土搅拌时掺入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 不但可成倍提高混凝土抗渗等级 , 还能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30%左右 。 ”
工程实践表明 , 使用朗凯奇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时 , 如能按照规范标准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 地下工程能完全能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不允许渗水 , 结构表面无湿渍”的一级防水要求 。
3
综合造价低、工期短、免维护
除了在防水的技术路线上独树一帜 , “自愈合防水系统”在工程造价成本上也颇具优势 。
“在工程实践中 , 自愈合防水相较于传统防水的综合造价要省30%左右 , 甚至部分工程可达到50%以上 。 ”一位建筑工程师表示 , 由于无需找平层、保护层以及外防水的施工 , 自愈合防水系统 还可适当减少侧墙土方开挖 , “前者相对后者的施工工期可有效缩短60天左右 。 ”
此外 , 传统防水由于浸泡、侵蚀、外力破损等原因 , 每隔5-10年就需要刨除重修 , 不仅增加人工、材料成本等综合成本 , 还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 且新增建筑垃圾 。 除免维护的优势外 , 朗凯奇还与中国人寿合作 , 为自愈合系列产品购买了为期50年的免费维修保险 , 让客户在享受高质量防水工程的同时 , 免除后顾之忧 。
近年来 , 凭借良好的技术和工程特性 , 自愈合防水系统遍地开花 。
乔启信|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
文章图片

仅在安徽合肥就有包括内森庄园、万科?城市之光、IFC国购广场、万科?金域华府、合肥五里洼安置房、格力污水处理、庐江县城西桥安置房、庐江南山三食六巷等多处建筑采用“自愈合防水”系统 。
青海省西宁市杉杉奥特莱斯小镇 2021年施工
项目总投资20.57亿元 , 占地237亩 , 建筑面积29.82万方米 。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等部位均使用朗凯奇6G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内掺) , 防水施工面积达12万平方米 , 产值上千万 。
乔启信|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全国多个省份的已建及再建工程均有所涉猎 。 朗凯奇防水科技员工告诉采访人员 , 2021年底施工的青海省西宁市杉杉奥特莱斯小镇和安徽医科大学和平苑二期项目都使用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内掺) , “前者的防水施工面积达12万平方米 , 产值可达上千万;后者地下室总建筑面积则达到18562平方米 。 ”
安徽医科大学和平苑二期 2021年施工
位于合肥市南一环与梅山支路交口西北角 , 总建筑面积约72264.36平方米 ,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8562.68平方米 。 地下室采用朗凯奇6G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内掺) , 屋面、卫生间、露台采用柔韧性—丙烯酸改性防水涂料(L-98) 。
4
多地出台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在国内的应用己有40多年的历史 。 上世纪80、90年代没有外加剂品种 , 也没有那么多的外设防水层 , 很多工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
在2001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修改的时候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冀文政曾经调查了40多个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工程 , 只有5个有少量漏水 。
而2008年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则提出:“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 , 并应根据防水等级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 ”
“其中一种做法就是采用抗裂、抗渗性或自愈合能力良好的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 在细部构造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 结构外表面涂刷以刚性材料为主的水泥基渗透结晶类防水材料 , 或外抹防水砂浆 。 ” 冀文政表示 。
此后 , 结构自防水开始在各地推开 。 各地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中开始出现“结构自防水”的身影 。
2018年6月 , 海南省住建厅在《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4.2.1中明确提出 , 防水工程设计可选用结构自防水的方式实现 。
与此同时 , 海南、山西、陕西、广西、湖南、广东深圳等地也陆续出台相应地下工程防水规范 , 强调以结构自防水为主 , 局部配套柔性防水进行加强 。
2021年 , 深圳市防水行业协会发布了名为《混凝土内渗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应用管理规程》的团体标准 。
2021年 , 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也在《工程建设领域适宜技术(产品)综合性能评估意见书2021》中明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 适宜在安徽省建筑工程应用” 。
“规范是一定时期内成熟技术的总结 , 在规范的使用年限内 , 肯定会出现许多新材料、新做法、新工艺 , 所以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改、调整 。 ” 冀文政表示 。
2019年 , 住建部发布的《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 ,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 。 这给整个建筑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这也意味着 , 一场有关建筑业的“防水革命”正在蓄力 。
“目前行业内对结构自防水的重视度正在提高 , 结构自防水是未来防水行业一大趋势 。 我们必须注重结构自防水 , 这是治标、治本的办法 , 是长治久安的解决之道 。 ” 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会长廖绍锋表示 。
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 , 也是一场绿色革命 。 “自愈合防水系统使用的是无机材料 , 是一种绿色防水技术 , 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废固物 , 因此它也将成为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最好的诠释 。 ”乔启信强调说 。
乔启信|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
文章图片

【乔启信|多地出台技术标准支持“结构自防水”皖企掀动建筑绿色防水革命】2021年 , 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工程建设领域适宜技术(产品)综合性能评估意见书2021-155》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