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杀害文学家蔡邕是出于什么心理?
王允杀蔡邕,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里的确算不上什么著名事件,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学史、书法史上还是颇具影响力的 。至于王允为何要坚持杀掉蔡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
第一,大局 。王允杀蔡邕,发生在董卓刚刚被诛杀之时 。董卓之乱,是东汉王朝自从建立以来面临的第二大威胁,第一是黄巾起义 。但是从对统治集团的威胁来说,董卓则远胜过了黄巾 。
这是因为,黄巾虽然在地方上造成了混乱,但毕竟不能威胁到皇室,而且相对容易就被讨平了 。可是董卓就不一样了,他所做的是“劫持汉帝,残暴生灵” 。董卓趁着十常侍之乱直接入主了东汉政局的核心地带,把洛阳的皇室成员一网打尽,真可谓起到了“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皇帝说废就废,皇太后说杀就杀 。上上下下都是他说了算 。
文章插图
原本董卓也未必不能做成曹操这样的一番事业,他个人也未必不想,可是他的军阀习气不改,身边又没有多少真正的聪明人,因此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只是在贪图一时的享乐 。所以董卓的统治没能支撑多久,也就忽喇喇似大厦倾了 。
从大局上来讲,董卓所作所为,给东汉皇室乃至整个东汉帝国都带来了灾难 。而且,他开启了东汉诸侯带兵入京把持朝政的恶行之端 。故而,董卓的罪行必须被彻底清算,否则何以杀鸡儆猴呢?黄巾之乱以后,逐渐看出东汉朝廷外强中干的那些个州牧、刺史们原本就各怀异心,要是再生出个董卓怎么办?
而蔡邕在这个时候哀叹董卓,其实就是“不识时务”,抓不住主要矛盾 。
文章插图
第二,蔡邕的矛盾性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顾景星写过一篇《蔡邕论》,我们未必完全赞同他的意见,但有些观点未必没有道理,摘抄如下:
邕有何功?遂封侯食五百户、禄五十万?夫无故之利,圣人恶之 。邕初议卓不可受尚父之称,而自出显位,何也?
邕,卓之囮也,邕未始乐为是也,而厚禄高位,将以风天下为邕之类者,而邕甘心受之,谓非邕罪不可 。
这里有一个生僻字,囮,读为鹅,意思是什么?人们抓鸟的时候,会找一些训练好的鸟作为诱饵,这就是囮 。
文章插图
在顾景星看来,蔡邕其实被董卓当成了囮 。
董卓对蔡邕是真好,史书记载: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 。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 。
短时间内,蔡邕被不断升迁,董卓简直不知道该让他做什么官好了 。当然,董卓这么做,有很大成分是出于收买天下士人的因素,而且蔡邕也是被他逼迫才出来做官的 。
既然如此,蔡邕自己就该拎得清,知道以自己的功劳,原本不会如此,所以在关键问题上,理应不犯糊涂才对 。
可是蔡邕很矛盾,他是一代大儒,写字好,又懂音乐 。可惜在董卓进洛阳之前,蔡邕的仕途并不顺利,跟很多人搞不好关系,所以被排挤 。反而是董卓这个窃国大盗给了他足够的尊敬和礼遇,那么隐隐约约地,董卓成了他的“知音” 。
汉人重义,矛盾的蔡邕仍然选择了以对知音的态度来对待董卓,只可惜,董卓哪里真的是他的知音呢?
第三,王允过于刚强有些人认为,王允杀蔡邕是出于嫉妒 。答主以为这是把王允看低了 。
王允出自望族,自己能力也不差,曾被名士郭泰誉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 。也就是说,王允犯不上去嫉妒蔡邕 。
王允曾经参加镇压黄巾,也曾与宦官作斗争,这两项都给他增加了政治资本 。董卓进京之后,王允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这已经是莫大的尊荣 。可是王允没有因此而甘心卖命,他一面对董卓虚与委蛇,一面也没有忘记自己是汉臣,史书记载,在这个困难时期,王允“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 。”
文章插图
两相对比,不得不说,同样是在董卓统治期间做官,王允的表现优于蔡邕远矣 。
杀董卓是一件危险的事,在王允之前,其他人也干过,结果都没成功还搭上一家人的性命 。王允敢于做且做成了,这本身就需要大智大勇 。
作为诛杀董卓的“总规划师”,王允自然功不可没 。他本来就是一个很刚强的人,严于律己,严于待人 。如今元恶已除,但是他并不觉得可以有任何的同情 。对于董卓的旧部如此,对于有着远近声誉的蔡邕,更是如此 。
所以,王允是一定会杀蔡邕的 。
其他网友观点王允杀害蔡邕主要原因是出于嫉妒,记得《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有个故事,说狐仙最怕什么?答案居然是狐?为什么?因为同类才可怕,王允蔡邕本属于同一类人,但是真实的王允却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且王允和蔡邕恩怨由来已久,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三国演义》美化的王允
文章插图
【王允杀害文学家蔡邕是出于什么心理?】王允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面属于完全的正派人物,巧使连环计,离间计,美人计,借吕布之手,杀死了祸国殃民的董卓,被看做了忧国忧民,足智多谋的正人君子 。
而蔡邕呢?《三国演义》里面说蔡邕知道董卓死了,“伏其尸而大哭” 。王允知道了后,就派人把蔡邕抓了起来,最后问罪处死 。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蔡邕知道董卓死了,情不自禁叹息了一生(殊不意言之而叹),这一声叹息也让王允知道了,王允表现出一派维护正统的立场,那意思就是你是汉臣,应该和大家同仇敌忾,怎么能如此失节,今天杀个董卓你就叹息,你肯定和董卓是一伙的,抓起来治罪问斩 。
不管那种理由,王允都以一个高大上的正面形象掌握了“品德不端”的蔡邕的罪行,并借机问罪 。
二、那个不为人知真实的蔡邕
文章插图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大学问家,女儿蔡文姬也是一代才女,蔡邕这样的人哪怕不精通政治,还不至于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所以董卓死了之后,蔡邕无论哪种记载都不会表现出和董卓是一伙的状态的 。
真实的蔡邕和王允其实有点相似,都是忧国忧民的,都在为江山社稷汉室天下尽力,不同的是当他和王允一起在董卓手底下做事的时候,王允看来自己就是卧薪尝胆,等待机会惩恶除奸,而蔡邕就是没有节操,董卓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
其实蔡邕虽然董卓交代做什么都是积极配合,但是离开董卓之后,蔡邕就曾感叹,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终究死于非命,我想要回到兖州去,可是路途太远,真不知道怎么办呀 。
可见蔡邕早就想离开这个是非之人,另谋出路,与虎谋皮的事情蔡邕这样的聪明人不会不明白什么结果 。
三、王允蔡邕由来已久的恩怨
文章插图
王允和蔡邕很早之前一起在胡广府里共事,王允呢是胡广的首席幕僚,但蔡邕是胡广的得意门生,二人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但就是关系一般,不怎么来往,王允好动,蔡邕好静,王允路见不平一声吼,蔡邕则是唯唯诺诺明哲保身,这个时候王允就很看不惯蔡邕了 。
诛杀董卓这件事上王允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那么精彩,但是确实有着不小的功劳,而随着由此带来的权利,王允这个知识分子就有点膨胀了,趁着这个机会对蔡邕就有点公报私仇了,借故就把蔡邕杀了 。
有的史书上曾说王允杀了蔡邕立刻就后悔了,这基本不可能,蔡邕被关进大牢的时候马上就给王允认错悔过,还说自己愿意做司马迁那样的人,留着他一条命他去写史立传吧 。
因为这件事还专门有人找王允来为蔡邕求情,王允知道了不但不同意,连司马迁一块骂了,认为汉武帝就该把司马迁杀了,让他们这些人写史,在那胡说八道 。
其实在我看来,王允是怕真让蔡邕就写史了,自己在董卓当权时候的事情,肯定也暴露了,自己依附董卓的时候不可能没有做过阿谀奉承的事情,这点蔡邕肯定心知肚明 。
总结:作为士族中人,这个文人一旦狠起来,比武将还可怕,王允和蔡邕虽然都是有名的知识分子,但是因为性格不合,蔡邕的名气又绝对远远大过王允,王允圈子冷清,活的比较累,蔡邕交友广泛,活的轻松,放现在来说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不一样,妒由心生,王允终于抓住机会,假公济私,对蔡邕除之而后快,只可惜了一代文学大家最终惨死狱中 。
其他网友观点
文章插图
我们现在对董卓有个刻板印象,就是董卓这个人就是个坏人,从一开始就坏,一直到死,都是坏人 。
其实这个印象是后来形成的印象,也就是历史记录留给大家的印象 。就董卓本人来说,至少是在刚入洛阳的时候,并不算特别坏,也还是有人支持的 。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坏,一直都名声很差,何进怎么会招他入京,来帮他铲除十常侍呢?
后来证明董卓坏的一个理由就是,进了洛阳之后,废了少帝辩,改立献帝协,然后又逼死了何皇后,也就是何进的妹妹 。
但这其实忽略了一点,就是在灵帝晚年的太子之争中,董太后支持献帝协,也有不少世家支持献帝协,而何皇后和何进因为出身低微,所以不少人是反对立少帝辩的 。
灵帝死后,何皇后和何进强立少帝辩,不少世家也是不满意的,只是没有发作 。所以何皇后也逼迫了董太后,不断的打压她 。
董卓进京的时候,何进已经死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也不是当时所有世家和大臣都反对,也还是有些人是支持的 。而且,董卓一度是以董太后同族自居的 。
王允和蔡邕其实就是在一开始支持董卓废立皇帝的这种人,而丁原等忠于何进和少帝一系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出逃了,王允和蔡邕就继续留着 。
文章插图
蔡邕的经历中,现在说得比较多的就是他在董卓时期的表现,但却经常胡适他在黄巾之乱之前的表现 。总体来说,他在之前因为和司徒刘郃不和,受到了中常侍的打击 。
王允也是同样的情况 。王允在黄巾之乱中表现非常突出,受命出任豫州刺史,以荀彧的叔叔荀爽、孔融等人为从事,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立功受奖 。
但因为王允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缴获了中常侍张让和黄巾军的往来书信,上奏皇帝,灵帝只是批评教育了张让一番,就拉倒了,并没有处罚他 。之后,张让就找机会报复王允,王允也因此下狱 。
也就是说,王允和蔡邕一样,都是在灵帝时间收到了不公平对待的人,而他们又都有比较好的声望,所以在董卓入京之后,就把他们都起复了,而且加以重用 。
在献帝继位后,王允也升了官,从河南尹升任太仆 。按照东汉的制度,太仆一般就是副宰相了,地位相当高 。在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之后,因为杨彪不听话,罢免了杨彪,王允就升任司徒了 。
王允和蔡邕不同的地方在于,王允虽然遭受了打击,但还是在当官,而且参与了何进密谋诛杀十常侍的活动,在董卓到洛阳之前,他就已经是河南尹了 。献帝继位,他只是升官,和董卓之间不算有太密切的私人关系 。
蔡邕就不同了 。在桓帝时期,蔡邕就受到打击,被罪下狱,之后又流徙朔方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蔡邕才在灵帝登基大赦的时候被赦免无罪,之后他就浪迹江湖去了,曾经远到吴会,一度依附泰山羊氏十二年 。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在董卓入京的时候,蔡邕已经被罢免十多年了,也就是苟且偷生罢了,早已不复当初 。董卓入京后,特地以司空征辟的名义将他召还洛阳,不断升官,而且还特别信任,甚至算得上言听计从 。
打个比方说,蔡邕和董卓的关系有些类似荀彧和曹操,没有曹操就没有荀彧,而王允和董卓的关系就不同了,王允最多算是降汉不降曹的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你给我升官,我给朝廷干活,但我不是你的私人谋士、幕客 。
东汉的举主和被举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甚至举主死了,被举的人还要服丧 。比如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门客明知道刺杀孙策很危险,但还是去刺杀孙策了 。
这也是董卓死后蔡邕一定要当街临吊的意思,因为他本身就是天下名士,他和董卓的关系又人所共知,这时候如果他转而唾弃董卓,对他来说,就是不仁不义了 。
王允和蔡邕其实是不反对董卓废立皇帝的,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支持的,因为他们这种世家不一定能看得上何进兄妹这种屠户家庭出身的人 。王允开始反对董卓,也是在迁都长安之后,董卓的篡逆之心越来越明显之后,他才开始密谋反对董卓 。
但即便董卓篡迹已明,蔡邕也还是没有任何反对董卓的行动 。这一点也很像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他会私下劝谏董卓,但不会公开反对,因为他本身就是依附于董卓的 。
王允杀蔡邕,其实也是把他当成董卓余党来处理的 。因为当时董卓留在长安的亲信多数都已经倒戈了,其他人都在外面领兵,王允能杀的其实也没多少 。在这个意义上,王允杀蔡邕,多少有些震慑董卓余党的意思 。
推荐阅读
- 如果何进没有被十常侍杀害,何进能辅佐汉室,不让东汉灭亡吗?
- 三国演义中,如果关羽不死,是不是张飞也就不会被手下杀害了?
- 如果刘备被袁绍杀害关羽会不会归顺曹操?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变得特别冷漠?特别没有亲情?有的甚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
- 搭黑车被杀害,单身女性搭车安全攻略
- 宁波工程学院23岁大三女学生被美国黑人教师杀害,你们怎么看?
- 小风暴之时间的玫瑰杀害高山爸爸的凶手是谁
- 三国里面的帅哥 王允怎么死的
- 谁是被低估的当代文学家为什么
- 新世界谁杀了朵儿 新世界杀害小朵的凶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