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平|314圆周率日,一起走进数学王国

在3月14日“圆周率日”这一天 , 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 , 出版人朱惠霖 ,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江世亮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来到“数学桥”品牌发布暨丛书第一辑线上发布会 , 与广大读者分享“数学之美” 。
王世平特别提到 , 传统的课堂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传播数学知识本身 , 很少涉及伟大数学发现的起因、数学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等人文话题 。 而这些偏人文的数学文化知识 , 显然更容易让人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培养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 , 至少能够让人不那么抵触数学 。 “这就是数学科普发挥作用的地方了 。 ”
王世平|314圆周率日,一起走进数学王国
文章图片

“数学桥丛书”首批图书
克服学数学的恐惧
“数学桥丛书”是一个面向大众的数学科普系列图书 , 讲述数学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 , 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奥秘 。 此前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出版过图书《数学桥》 , 迄今重印10余次 , 深受读者喜爱 。 “数学桥丛书”延用了这一名字 , 希望将“数学桥”做成一个传播数学文化 , 展示数学魅力 , 培育数学思维 , 陶冶数学情怀的数学文化图书品牌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数学桥丛书”首批图书除了《数学桥》外 , 还有通过大量实例充分阐明数学之美的《数学奇观》 , 揭示魔术背后的数学秘密的《魔法数学》 , 解读接近于不可能的伟大数学发现的《渴望不可能》 , 叩问无理数由来的《2的平方根》 , 以及用概率看透生活真相的《人人都来掷骰子》等9部作品 。 除数学外 , 各册图书还涉及文学、哲学、音乐、绘画 , 以及物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 , 摆脱了同类书对数学概念的狭隘解释 , 拓宽了公众的视野 。
“‘数学桥’这个名字寓意美好 , 希望我们的数学文化系列图书能够搭建读者与数学之间的桥梁 , 帮助读者克服对数学的恐惧 , 顺利走进数学王国 。 ”王世平说 。
王世平|314圆周率日,一起走进数学王国
文章图片

左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卞毓麟、朱惠霖
学数学有用吗?
在活动中 , 卞毓麟与朱惠霖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谈 。 卞毓麟谈到了上海科教社引进《怎样解题》及趣味数学之王马丁·加德纳书系的一段往事 , 《怎样解题》最初作为“普林斯顿科学文库”中的一册被引进中国 , 随后广受好评 , 中文版出版至今二十余年 , 仍然长盛不衰 。
“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吴文俊曾经说过 , 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 , 学得最多的课程就是数学 。 现在大学里很多文科都开了高等数学课 , 但是我们学了这么多数学 , 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数学呢?因此我们还要去普及数学 , 数学本身有它自己的特点 。 ”朱惠霖则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工具、思想方法、教育手段及文化的五个面向 , 阐释了数学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
接着 , 王世平、冯志刚、江世亮分别从出版者、教育者和科普者的角度 , 分享了他们对于数学科普的看法 。 “数学挺好玩的 , 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挑战性 。 ”冯志刚认为 , 数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些挑战 ,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重要的 , 有价值的 , 并且能从中体会到某种愉悦感 , 而这种数学带来的愉悦感是从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 。
江世亮也从一个科普人的角度 , 从数学文化、数学思维、数学情怀几个方面谈到了科普的重要性 , “有人说 , 即使你把中学、大学里学的数学知识都忘掉 , 但只要你把这些数学的内涵 , 数学的文化记住 , 你还是抓住了数学的核心 , 你的数学没有白学 。 那时数学已经植根在你的思想中 , 你的观念中 。 ”
“所以 , 数学是很有用的 。 ”江世亮说 , 这个有用在于不学数学就没有经过数学思维的培养 , 就不可能对世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 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据 。 “所以数学的文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 是非常重要的 。 ”
据悉 , 还有许多无法到场的专家与学者通过题字、视频等方式 , 发来了对“数学桥”的祝福 。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题写了“数学桥”的标语 。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向“数学桥”发来了贺词:“传播理性探索的数学文化 , 展示丰富多彩的数学魅力 , 培育严谨开放的数学思维 , 陶冶恬静愉悦的数学情怀 。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南京数学学会理事长单墫 , 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康 , 数学教育家阳维诚也用文字表达了对“数学桥”的祝福 。
【王世平|314圆周率日,一起走进数学王国】王世平|314圆周率日,一起走进数学王国
文章图片

冯志刚现场演绎了一道数学题:一个小孩只吃锐角三角形的饼干 , 但是现在只有一块形状是钝角三角形的饼干 , 问怎样分割才能让小孩吃完整块饼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