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为何很多人辞去副院长甚至院长不做只当教授?

大学里真正想搞科研的教授为了不被繁琐的行政事务所干扰,也不愿为太多的大小会议所分心,宁可不要那些虚衔而专注于研究,这样更容易出成果 。

其他网友观点

还真不是这样,确实很多教授不愿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愿担任院部的行政职务,而是一心搞研究 。但是说很多人辞去院长副院长职务这个是不确切的,换句话说很少有院长副院长辞去职务的 。有一些院长担任院长职务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基本感觉升迁无望,也不想交流到其它部门任职,会卸任职务,保留教职和导师身份,上上课带带学生,一般离退休年龄也不太远了 。还有就是60岁到站退休了,但是作为博导还可以继续工作,就会卸任行政职务,保留教职 。院长们都是党员干部还是要服从组织安排的,大量辞职是不可能的,组织也不允许!

其他网友观点

在当代普通人的认知和语境下,带“长”字的干部就比不带“长”字的干部有权,有行政权力的专业技术职务就比纯专业技术职务的含金量高,哪为什么“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考场 ”呢?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

第一、院所机构人员少且为非重点专业或门类的 。由于权力往上集中,加上推行扁平化管理原因,此类内设机构性质的院所,已失去或没有多少人财物及课题立项等实质权力了,有的只是事务管理和承担事故责任的义务,在此情况下,那些不善长袖善舞或心不在此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担任认为的“鸡肋”职务就不难理解了 。

第二、专业上有悠长的 。郭德纲曾说过,祖师爷赏饭只能有一碗 。靠专业足可安身立命,甚至赢取辉煌人生,特别是通过专业壁垒和名望就能轻松达到或超过行政权力所能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辞掉行政职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季羡林辞副校长,厉以宁坚辞系主任、院长就是这个道理,而有的人不让当院长却是对他的降级使用或惩罚,例子自己脑补 。

第三,已无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或要求 。世上虽不乏淡泊明志的贤者,但多数人都是见利眼开的凡夫俗子或是凡夫俗子的亲人,因此,不会轻易放弃任何进步的台阶和人生舞台,想当校长,就要先当好院长、副院长,想当上学部委员,评上院士,在学校里当个院长副院长应该是加分项,但如果到了除了年龄和业务水平以外,包括职务等其它方面今后皆无上升可能性的时候,在行政职务带不来多大权利和利益的时候,辞掉行政职务就是必然的、正常的、明智的 。

以上三个条件,系充要条件,非必要条件 。

【大学里为何很多人辞去副院长甚至院长不做只当教授?】结语:追求利益正常,趋利避害合情,让贤腾位合理,所以,恋栈者不见得就猥琐,辞职者也不得就一定高尚,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利益考量,性格使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