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多家网站取消折叠、下载App才可读全文 网友为此曾怨声载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恨不得所有公司都得有个App,不管用户是否真实需要 。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打开一个链接,只想浏览下页面的内容,但却被各种套路 。其中最常用的套路就是页面折叠,想阅读全文,就会被诱导到对应的App,并美其名曰“体验更好” 。更流氓情况则是直接跳转到应用商店,甚至不经同意便自动下载App 。
这种十分影响阅读体验的情况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诸多互联网大厂都没幸免 。
其中网友对某B、某S平台诱导下载反映最为明显 。无论是在微信还是其他浏览器中,打开这两家的资讯链接,想看全文就会被提示下载App 。
事实上,某W新闻、某T新闻、某乎等常见资讯平台都曾有诱导下载的情况,只不过相比不下载App不能看全文稍微柔和了点,但仍然增加阅读的难度 。
文章图片
除了新闻资讯类的平台外,其实诱导下载在泛知识类的平台中很常见,似乎成了一条公开的潜规则 。
天下苦诱导/强制下载久矣,但普通用户能做的有限 。
就在上个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以“建议对部分网站强制要求下载App的行为进行整治”为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肖亚庆留言 。工信部2月21日回复称,“关于您提出的相关问题,我部将深入研究,根据下一步工作安排予以关注,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
而几天后,这一问题即将成为历史 。
工信部: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
据工信部消息,近日,有网友和媒体反映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强制要求下载App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核查,并于日前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 。
文章图片
会议要求与会企业,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一是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推荐下载App时,应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 。
二是无合理正当理由,不得要求用户不下载App就不给看,或者不让看全文 。
三是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降低体验等方式强迫、误导用户下载、打开App,或跳转至应用商店,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 。
相关互联网企业表示,将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全面自查整改,依法合规经营,改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共同营造让群众放心满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 。
三言财经体验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平台都已完成整改,可以直接阅读全文 。但仍有部分平台的内容从浏览器打开会自动跳转App(在安装App的情况下),比如某乎 。
文章图片
苹果safari浏览器截图
在相关新闻下,网友们不约而同地写上了几家曾受困扰的公司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强制下载的行为感到不满,但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公司却曾长时间视若罔闻呢?
强制下载App不仅是为用户增长
更在于其背后的数据
强制/诱导下载是互联网公司常见的一种手段 。
从表面上看,它们用折叠等方式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下载、使用App 。
尤其是一个新App刚推出市场,为了短时间内增加用户量,这种诱导下载的情况更常见 。
拉新起量尚且能够理解,用户的宽容度也相对较高 。
但是像一些用户过亿、上千万的App为何还要如此呢?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对于已经有足够大体量的App来说,增加用户量不是它最大的目的 。
对一些大平台来说,用户群体增长已经见顶,流量也相对稳定 。但是它们就算牺牲用户体验,也要把用户往App里装,到底为啥?
它们在意的是用户背后的行为数据 。
这很好理解,用户通过浏览器等方式能够获取资讯内容,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网页端无法精准获取用户的信息,只有用户下载了App后,才能对用户精准画像,用户的大数据有巨大的价值 。
那么,为何直到现在这种乱象才得到彻底整治?
互联网的发展是逐渐完善的过程,我们曾被横幅广告骚扰,被各种各样的弹窗搞到崩溃 。
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那几年,各种垃圾App也让人不厌其烦,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也屡次发生 。
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对峙让互联网加上了围墙,给用户体验带来诸多不便 。
【视点·观察|多家网站取消折叠、下载App才可读全文 网友为此曾怨声载道】也有很多公司被指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尤其是纷繁复杂的安卓市场,违规收集信息的情况更常见 。
不过近几年,对于App调用手机权限的监管进一步完善,苹果和各大安卓手机厂商对隐私的保护更加重视 。
弹窗广告也得到整治,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已经逐渐打开 。
对于野蛮增长的互联网行业来说,监管也是需要时间去跟进的 。而且为了不阻断创新,有时监管会留有余地 。
但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规范化才能保持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
2月28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在App治理方面,大家反映的问题比较多,工信部通过制定标准、技术检验、专项整治、行业自律等措施,大力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弹窗骚扰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去年,工信部累计检测了208万款App,通报了1549款违规App,对514款拒不整改的进行下架处理 。
我们也许很快就忘了曾经被“强制下载”所困扰,但是就是诸多这样的一小步,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
不过最后笔者还有个小疑惑,电商平台何时能不登录就可以搜索商品?
媒体评价
《潇湘晨报》:背后所暴露出的是整个行业急功近利的心态
企业想要增加App的曝光度与下载量,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式 。将宣传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用心做宣传广告,充分展示App的优势,形成吸引力,提高竞争力 。当用户感受到App的用心与尊重,便会发自内心地接纳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从营销学角度来说,能留住用户、增加客户忠诚度的方法从来都不是强制,而是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价值链” 。
强制下载不是个例,这背后所暴露出的是整个行业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研发走向市场的一小步都如此浮躁,怎能让用户对此信赖?期待互联网企业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营造让群众放心满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这才是最优解 。
《红网》:强制下载App,是一种“无赖式”侵权
就目前而言,强制下载App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交、购物、理财软件以及一些功能性应用程序中 。部分网站与运营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引流增加使用量,来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 。更为主要的是,为了收集顾客的人个资料,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精准“画像”,以承载更的运营活动与营销活动,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
不管是下载App,还是卸载App,都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应用软件运营商,应当尊重用户的意愿,强制下载、强制卸载都是违法的 。倘若反复提示安装最后使用户不胜其烦被迫安装的,不仅侵犯了使用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也涉嫌构成强迫交易,这些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显然,一些App运营商盲目追逐经济利益,采取强制下载App侵害用户权利的方式,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现代快报》:逼迫用户就范,长远看不是一门公平、公正的“生意”
当然,一些网站和App本就是“一家子”,合谋起来更是轻车熟路 。对这一倾向,予以及时严厉的遏制,是必须的 。但也应该看到,打击此类歪风,必须常态化、制度化 。否则就可能今天出这个幺蛾子,明天出那个幺蛾子,无休止 。
就此而言,在消费者不断发出吐槽声音、提醒予以整改的另一面,是监管必须更到位 。
同时,我们看到,这类现象越来越多见,也说明相关领域的竞争之激烈 。App为了取得导流的主动权和“优先权”,不惜把霸王条款作为门槛,逼迫用户就范,长远看不是一门公平、公正的“生意”,这不是“笼络”用户,而是把用户往外推 。
提高App下载率,靠的还是“自身硬” 。依靠好的内容、好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并进行实力“圈粉”,才是长久之计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从火锅跨界到烧烤:海底捞开通烧烤外送服务 北京、成都已上线
- 视点·观察|以色列四龄童检出脊髓灰质炎阳性 为该国1989年来首个小儿麻痹症病例
- 视点·观察|三重冲击之下 全球“粮食危机”会来吗?
- 视点·观察|不要听着耳机睡觉 央视:耳机音量调低也会损伤听力
- 视点·观察|视障工程师:数字化的世界里 盲文是无用的
- 视点·观察|冰墩墩下班了,它也变黄了…"焦糖墩"还有救吗?
- 视点·观察|巨头纷纷加入制裁队伍 俄罗斯半导体产业“雪上加霜”
- 视点·观察|网红茶饮,齐齐翻车了?
- 视点·观察|乌克兰国内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可口可乐”运动
- 视点·观察|套路了几个灰产贩子 我发现造一批水军只要20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