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全贴合技术--相关讲解
- 作/李哲文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 如有误请告知 , 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 投稿及建议:后台或邮箱发送给 李哲文
- 图片仅作展示 , 无任何商业用途
小编-李哲文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全贴合技术 ,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触摸屏和液晶面板贴合于一体 。 那全贴合的技术又有哪些呢?(目前户外广告机行业中液晶出现全贴合方案 , 其原理如何?)
4种全贴合技术:
【技术|全贴合技术--相关讲解】OGS和TOL
OGS和TOL都属于将保护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一起的全贴合技术 , 但是在制造工艺流程上有所区别 , 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
全贴合屏幕-李哲文
两者区别在于制造工艺流程有所不同 , 主要是触控层什么时候添加到保护层的区别 。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 , OGS是先对整块玻璃基板使用化学药水进行强化处理 , 接着安装触控层 , 切成小块后 , 屏幕边缘容易出现裂化或者边崩的现象 , 对于整块玻璃强度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下降 , 所以生产商会对其进行二次强化 。
而TOL则是先将一整块玻璃基板切成小块后逐块进行强化 , 再逐块安装触控层 。 由于是逐块强化 , 而且每块玻璃只需要强化一次 , 所以单片玻璃强度比较高 , 跌落时不容易碎裂 , 同时对于工艺精度也要求特别高 , 从而导致成本相比OGS略高 。
In-Cell
In-Cell作为今天介绍五种全贴合技术中工艺难度最高的一种 , 主要在于其将触控层和显示层融合在一起 , 这是为了让整块屏幕整体厚度进一步下降 , 变得更加轻薄 , 由于空气层进一步减少 , OCA只需要出现一次 , 用于粘贴保护玻璃和“触控-显示层”这两层结构 。 简而言之 , In-Cell通过在显示层加入了单独的触控IC来保证触控功能正常运作 。
On-Cell
要解释清楚On-Cell技术 , 我们需要将显示层结构简单介绍一下 。 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
全贴合技术-李哲文
On-Cell和In-Cell区别
LCD显示层结构比较复杂 , 我们简单看作只有偏光/偏振光片、滤光层、液晶层和发光晶体管四层机构 , 而On-Cell和In-Cell最大区别在于上图显示的触控单元/模块究竟是在“CF(滤光层)”的上面还是下面 , 像On-Cell这种设计 , 触控层放在了显示层四层结构中比较靠上的位置 , 它与液晶像素之间还有一层彩色滤光片基板阻隔 , 并不像In-Cell技术那样 , 将触控单元内嵌到液晶层之中 。
文章图片
全贴合屏幕-李哲文
三种全贴合技术中 , In-Cell相对要好一点 , 但也是技术最复杂的一个 , 并且良品率低;其次是On?Cell , 虽然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 但在色颜方面却存在不均问题 , 如果这一问题不被解决 , 在未来或许会被In-Cell所代替 。 而最后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最主流的OGS屏幕 , 相对前两者 , 虽然在工艺以及效果方面 , 存在一定差距 , 但在技术方面OGS要更加成熟以及拥有更低的制作成本 , 而这也正是被广大厂商所推广的主要原因 。
文章图片
全贴合户外广告机
目前户外广告机中 , 已经有一些产品正在使用全贴合方案 , 但全贴合方案并不是户外商显行业中的主流 。 更多商显相关资料及讲解 , 请关注 户外商显广告机平台 , 李哲文--期待与您相遇!
推荐阅读
- 方面|全球数治|欧美人工智能监管政策的新趋势
- 文件|三星全新折叠屏手机专利曝光:展开后呈回旋镖造型
- 平台|创维数字:已在Wi-Fi-7进行了相应技术储备
- 技术|金色冰雪|学习3000小时、1秒识别 机器人身上有点功夫
- 技术|金色冰雪| 学习3000小时、1秒识别 机器人身上有点功夫
- realme|高通骁龙8 Gen 2/Gen 1+芯片曝光:全部改为台积电代工
- Nikon|尼康Z4全画幅相机新传闻:砍掉电子取景器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 AMD|AMD推全新光电模块:4W功耗跑出3.2Tbps网速
- 通信技术|GSMA:2022年全球5G总连接数将达到10亿
- 视点·观察|三重冲击之下 全球“粮食危机”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