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药理与现代研究

【药物组成】附子(制)、人参(党参)、干姜、甘草(炙) 。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主要有镇痛、调节肠道运动、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
1.镇痛: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调节肠道运动:附子理中丸对十二指肠自发活动稍有抑制作用,还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从而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呈现双向调节效应 。
3.增强抗寒能力:附子理中丸能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 。将大黄合剂致脾虚组、附子理中丸组小鼠分放入盛有4℃冷水的玻璃容器内,进行游泳疲劳试验和耐寒试验,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其游泳时间较脾虚组有明显延长,表明附子理中丸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抗寒能力 。
4.提高免疫功能:将大黄合剂致脾及附子理中丸治疗组小鼠解剖,取脾脏做溶血空斑试验(PFC) 、特异性玫瑰花试验(RFC) ,附子理中丸治疗组动物的PFC和特异性RFC值较脾虚组显著增高,说明本品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
【作用与功效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 。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 。每日2~3次 。
【剂型与规格】小蜜丸:每包6g 。蜜丸:每丸9g 。
【附子理中丸药理与现代研究】【禁忌】阴虚阳盛、热证疼痛患者忌用,温热燥气之失血者禁用 。
K注意】孕妇慎用 。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后导致舌头卷缩、失去味觉,同时甲状腺微肿,呼吸有紧迫感,嚼生黄豆吞其浆汁即可解毒 。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证,胃神经官能症状,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心病、肺心病、窦性心律过缓等 。
1.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9例,治愈37例,占62.7%;有效17例,占28.8%,总有效率为91.5% 。附子理中汤加龙骨、牡蛎、三七用于治疗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也有效 。
2.脾胃虚寒证、胃神经官能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108例,每次10ml(1ml含中药0.75g),一日3次,饭后服,15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4.46%;以附子理中丸治疗前证37例,每次1丸(大蜜丸),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4.59% 。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神经官能症也有较好效果 。
3.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经前呕吐1例,一日1剂分3次服,5剂显效,纳谷已馨,续服15剂后未见复发 。用其治疗婴幼儿腹泻、小儿慢性腹泻及顽固性腹泻也有较好效果 。附子理中汤治疗急性胃肠炎有良效,而加味附子理中汤还可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结肠炎、肠痈等病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