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


文章图片


回到上世纪60年代 , 正处于冷战美苏争霸最为激烈的时刻 , 除了常规军事实力比拼 , 在太空之上同样你争我抢各不相让 。 恨不得将航天领域所有的第一都收入囊中 , 在两国先后展开的太空探索计划中 , 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正是登月计划 。 毕竟和将卫星送入空天轨道相比 , 将人类送上更远的月球可不仅仅是考验国力 , 需要动用的资源太多也更复杂 , 如果能成功绝对是软硬实力最帅气的展示 。
美苏都想率先将人类送上月球 , 在全世界面前占据主动压倒对方 , 比拼国力科研实力有时需 要的理由很简单——要比对手更强 。 于是苏联启动了N1运载火箭研制计划 , 对应美国则是土星5号运载火箭相匹敌 , 两位主设计师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传奇 , 由大名鼎鼎的科罗廖夫对阵冯·布劳恩 。

美苏太空争霸

科罗廖夫

冯·布劳恩
在升空之前先来组双方火箭性能指标 , N1火箭最大推力超过4000多吨 , 土星5号最大推力可达3408吨 。 如果仅从字面数据来看 , N1运载火箭明显强于土星5号 , 这种推力就是放现在也是超一流 , 更何况当时正处于航天事业刚起步阶段 。
如果仅是看数据没有直观感觉 , 那么直接上图感受这枚巨无霸的身姿 , 箭长105米、直径20多米、重量近3000吨 。 推力高达4000多吨 , 可以驱动登月所需要的一切动力 , 属于超巨型窜天猴用于镇场毫无压力 。

火箭结构对比

N1运载火箭
近3000吨的体重 , 在当时可以归入驱逐舰的吨位水平 , 当然基于当时相对落后的动力系统 。 采用很经典的苏联设计风格 , 动力不足数量凑推力不足体积凑 , 反正为了驱动这艘“驱逐舰”升空登月 , 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最直接的效果 。 采用高达44台大推力发动机 , 以及5级箭身结构 , 这种设计风格虽然简单但风险也很大 。
【战斗民族窜天猴,推力超过4000吨,苏联N1由44台发动机驱动】多级箭体设计本来就已经很复杂 , 再加上几十台发动机协同 , 对于控制系统的精确度要求太高 。 当年可没有现在的电脑技术 , 这种协同动力可靠性很值得怀疑 , 虽然为了赶时间要超过美国 , 但这种设计不可避免对N1火箭的结局产生致命影响 。 更不幸的是 , 1966年N1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设计正式启动前离世 , 缺少掌舵手的控制N1火箭计划最后产生灾难性后果 。

44台发动机

N1火箭结构图
科罗廖夫后由他的助手瓦西里·米辛接管该项目 , 但米辛远没有科罗廖夫那种实力 , 总设计师的变更对这种太过复杂的火箭是个致命伤 。 由于发动机群太过复杂 , 导致输送推进剂的管道设计同样复杂 , 大家面对自己电脑及配套打印机等不多的线路都很头疼 , 更何况火箭内部几十台发动机不仅是点火燃烧那么简单 。 正是这种设计上带来的脆弱结构 , 令设计人员相当头大 , 谁也不敢保证哪条管道会不会出意外 。
而且用来发射N-1的拜科努尔基地不支持水运 , 只能通过铁路运送火箭 , 这样一样箭体各级就必须先行拆散再重新组装 。 可想而知这么精密的火箭经过颠簸 , 拉到目的地之后还要组装 , 里面管线有没有碰到 , 电子元器件还牢不牢固都是个未知数 。

总装完工N1运载火箭
N1火箭运载车通过铁轨变道 , 然后准备进入发射塔轨道区 , 从照片可见庞大的箭体相当脆弱 , 从横放到竖立又是一次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