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我的生活不想再被“算计”了!这个新规,网友一致“强烈支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互联网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
网络购物会泄露个人消费偏好;购买理财、保险等会掌握人的资产信息;打车会泄露地理位置及行踪……计算机通过数据分析和聚合 , 可以完整地刻画出一个人的完整画像 , 比如你的资产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消费偏好、单位信息甚至每天的行踪轨迹 。
昨日 , 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 对普通用户来说 , 算法这个名称似乎有点“高大上” , 但在现实生活中 , 每个人几乎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进入算法控制的“射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懂我的人伤我最深”
你碰到哪些反感的算法?
所谓的算法推荐技术 , 是指应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 , 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 。 值得注意的是 , 算法作为工具不像一些平台强调的中立、无害 , 相反在流量大棒的指引下成了收割用户的手段 。
杭州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算法工程师告诉橙柿互动采访人员:“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台前 , 一些机构过度向用户索取信息 , 有意无意地收集信息 。 当这些信息被聚合在一起 , ‘危害’轻一点的 , 是可以针对用户精准营销用来‘杀熟’;如果这些信息被贩卖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 数据也会成为‘凶器’ , 这大概也是近年来许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屡屡能够得手的一个原因 。 ”
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往往最懂我的人伤我最深 。 经常打车的人反倒需要花更多路费 , 本来只想买个东西却一不小心陷入了无节制购物的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 , 你碰到过哪些令你反感的算法?
1.了解用户画像后变相涨价
和朋友一起从一个地方打车去另一个地方 , 同一个打车软件上你俩显示的路费却不一样 , 为什么经常打车的人反倒车费更贵;
出门旅游 , 打开某旅行平台 , 同一家酒店 , 你和家人搜索显示的同一房型价格却完全不一样;
甚至于点个外卖 , 都可能出现同一家饭店的同一个菜 , 大家花的钱却不一样的情况 。
日常生活中 ,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 在互联网平台上订酒店、打车、点餐 , 页面上跳出来的价格却不一样 。 这些都是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 , 还有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大数据杀熟” 。
2.本想买个杯子最后换了所有家具
上个月给女朋友网上搜索过一款项链 , 现在隔三五天就能收到各类箱包、化妆品、奢侈品的推送?
本来只是想买个喝水杯 , 结果智能热水壶、厨房小家电 , 甚至餐桌餐椅等家具都开始疯狂推荐 , 买到最后你可能换了家里所有配置 。
再或者 , 你在某App上买了一款金融产品 , 然后隔三岔五就会收到相似的理财产品信息、保险服务 , 甚至是购房推荐?
在网上搜索过一款产品 , 接下来就会收到与此款产品类似的推荐?没错 , 陷入“算法陷阱”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的 , 开启了无节制的消费 。
3.低俗、夸张等垃圾信息泛滥
平时喜欢刷小视频 , 每次点开一个比较夸张的视频 , 随后平台网站几乎会一直推荐类似视频 , “有些自控力比较弱的人可能就会因此难以自拔 , 一刷视频就到了深夜 。 ”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 , 有怀孕的小伙伴某一天刷到一个小孩畸形的视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 结果接下来系统时不时就推荐各种相关的视频 , 一度焦虑到不行 。
低俗、色情、夸张、偏激的信息更容易传播 , 也特别容易引发大家沉迷于此 。
一些平台上的算法推荐系统
已经可以选择自主关闭
互联网时代 , 浩如烟海的数据正呈指数级爆发趋势 。 这些数据被集合起来 , 可以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的定义 , 并更好地服务社会 。 比如 , 在日常生活中 , 如果有人需要寻找资料或者类似商品 , 那么算法推荐系统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 提高工作效率 。
但有时 , 过度的算法推荐会让人感觉被“骚扰” , 个人隐私受侵犯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开始提供自主选择的算法控制开关 , 让人自主选择是否接受算法提供的服务 。
昨天 , 橙柿互动采访人员随机在常用的几个App上试了试 。
微博的个性化推荐关闭入口 , 相对来说比较好找 。 用户可以选择“设置” , 并找到隐私设置按钮 。 在该按钮的最底部 , 可以发现“个性化广告推荐”和“个性化内容推荐”两项内容 , 默认情况下是打开的 。 如果想关闭算法推荐功能 , 可直接选择关闭这两个选项 。
不过 , 微博也提示:“个性化广告关闭后 , 您看到的广告数量不会减少 , 但是广告相关度会相对降低;有效期为3个月 , 到期后仍可选择再次关闭 。 ”这意味着 , 用户关闭相关算法推荐功能3个月后 , 还需手动再关闭一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抖音的算法关闭入口相对来说更隐蔽些 , 需要多点击几个步骤 , 但也可以自行关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红书上目前同样能找到相应的关闭算法推荐按钮 , 可以在“设置-隐私设置-程序化广告设置”路径中找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想被算法左右的话 , 大家都记得去设置关闭一下 。
如何正确认知算法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实施 , 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
具体来说 , 《规定》明确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 , 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在此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台之前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已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 已于去年11月正式实施 。 这意味着未来个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将得到更多的保护 。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 , 个人信息保护法一经问世 , 就肩负起统领其他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 。 该法所确立的对权利人“最小伤害”“公开透明”“准确完整”“合理使用”“合理目的”等原则 , 是对先前相关法律关于个人信息使用“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原则的扩展和补强 。
文章图片
比如 , 饭店采用扫码点餐 , 要求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授权的行为 , 就可能超出了必要性原则和合理使用原则 , 属于侵权行为 , 因为点餐行为与获取个人信息之间并无必要性关联 。
再比如 , 导航服务开启时 , 获取我们的位置信息是必要的 , 但平台偷偷开启摄像头或语音传输等功能 , 这就违反了新法规定的最小伤害原则 , 属于违法行为 。
那么 , 未来大家如果遇到不良用心的算法系统或者平台时 , 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杭州相关律所律师补充道:“如果个人碰到企业侵犯个人信息的 , 一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二是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 ”
【信息|我的生活不想再被“算计”了!这个新规,网友一致“强烈支持”】来源:都市快报
推荐阅读
- 信息|比亚迪车辆面部识别系统专利公布
- 软件和应用|CPU-Z 2.00发布:支持多款新处理器 改进内存SPD信息检测
- 信息|把好算法“方向盘”,信息供给少点“投其所好”
- 才会|3月2日:我的文章写得很好,但阅读量低,怎么办?
- 工作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上线,已有部分算法提供者备案
- 视点·观察|信息战在社交平台打响 俄乌战争考验科技巨头
- 浪潮信息|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
- 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信息,不该有“模糊地带”
- 信息|“不得利用算法控制热搜”对平台企业是场“大考”
- 通信|丹麦银行测试量子通信传输数据,保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