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与白叶枯病均属于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和症状表现存在雷同之处,田间发病很容易混淆,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是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白叶枯病病原菌属薄壁菌门单胞菌属黄单胞杆菌白叶枯病变种细菌,受病菌侵害后,叶片最终均表现为枯叶 。那么……!

如果这两种病害田间发病我将如何分辨呢?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细菌性条斑病………………*

【田间症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病斑沿叶脉扩展的暗绿色或黄褐色纤细条纹,病斑增多并合成不规则形或长条状枯白色条斑 。对光观察,病斑为许多半透明的小条斑愈合而成,病部产生较多细小的深蜜黄色菌浓严重感病稻田远望一片金黄,菌浓干后不易脱落,病斑可以在任何部位发生 。发病严重时稻株萎缩叶片卷曲 。

【发病机理】:在有病原菌存在的前提下,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染,侵染后在气孔下处繁殖并扩展到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叶脉对病菌扩展有阻挡作用,病部因此形成条斑,病斑溢出菌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度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白叶枯病…………………*

【田间症状】:水稻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其叶片和叶鞘,病斑常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后由叶缘两侧或中脉发展成波纹状长条斑,后转为灰白色,向内卷曲,心叶青枯卷曲,幼苗凋萎,空气潮湿时,病叶新鲜病斑上分泌出水珠状或蜜黄色菌胶,干后易脱落 。

【发病机理】:在有足够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因素影响 。

1<不同的水稻类型,同类型的不同品种间对白叶枯叶病抗性差异较大,通常籼稻抗性较差,粳稻次之,糯稻抗性最强,同一品种不同的生育时期抗性也有差异,孕穗期易感病,分蘖期次之,其它生育时段相对较抗病 。

2<病害发生的适宜问度为25℃~30℃,相对湿度达80℃以上,温度20℃或高于33℃则受到抑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湿度,多雨天气是影响水稻白叶枯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如雾露,大雨,水多湿度大,稻叶孔张开,叶面有水膜,台风暴雨造成大量伤口,均有利于病菌的入侵与传播 。

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症状区别

白叶枯病

发病部位: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

病斑形状:条斑 。

病斑大小:条斑可达叶基,宽达整个叶片 。

病斑颜色:灰白色(籼稻)黄白色(粳稻) 。

迎光透视病斑:不透明 。

菌浓颜色与形态:蜜黄色,珠状 。

菌浓大小:较大 。

菌浓数量:较少 。

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部位:任何部位,

病斑形状:纤细条斑,

病斑大小:长3~5毫米,宽0.5~1毫米,

病斑颜色:黄褐色至枯白色,

迎光透视病斑:半透明,

菌浓颜色与形态:蜜黄色,露珠状 。

菌浓大小:较小,

菌浓数量:较多,

【防治方法】

两种病害在施药防控方面可选用同一方案,可根据据病害发展的情况适当调整施药量 。

1<选择抗病性相对较强的品种,清除病菌菌源,如种子消毒,带病稻草移田处理 。

2<施药防治,每亩用叶枯唑500倍液,农用链霉素25~30克,兑水15~20升均匀喷雾 。

细菌性条斑病是白叶枯病吗?

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您一同探讨交流 。

其他网友观点

可以肯定的说,细菌性条斑病和叶枯病并不是一种病,前者是细菌性病害,而后者是真菌性病害 。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俩的区别 。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细菌性条斑病图一,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最初可见叶片上着生一些暗绿色的小斑点,后连合成细条状的病斑,呈现半透明状 。潮湿时病斑上会出现一些黄色的菌脓,干燥后成为胶状的小颗粒 。

作物发生细菌性条斑病严重时,田间会呈现一片黄白色,叶片卷曲 。

溢出或流菌脓是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有的会发出恶臭味 。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

细菌性条斑病可以通过种子带菌传染,所以对种子进行拌种消毒尤为重要 。如强氯精,中生菌素等 。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避免偏施氮肥,加强磷钾肥的施用 。

叶面治疗可选用叶枯唑,叶枯宁,氯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 。

二,叶枯病

叶枯病也主要危害作物叶片,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菌可在作物叶片上越冬,可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在第二年温度适宜时,病菌会产生孢子,病菌孢子会随风雨传播 。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叶枯病图

发病植株叶片上可见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病斑中部开始坏亡,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少量黑色的小点 。

叶枯病具有发病急,蔓延快,危害重等特点,病情由内到外,由下往上逐渐发展,常会造成叶片大量脱落,最后仅剩果实 。

叶枯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 。

防治方法

加强种子消毒工作,可用55℃的热水烫种,或用多菌灵拌种 。

避免多施氮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提高作物生长势,提高抗病能力 。生长弱,管理粗放的田园叶枯病发病重 。

防治用药常选择甲基托布津,代森锌,多菌灵,代森锰锌,苯菌灵,三唑酮,萎锈灵,百菌清等 。

细菌性条斑病是叶枯病吗?

文章插图
白叶枯病图

总之,细菌性条斑病和叶枯病是两种不同的病害 。细菌性条斑病发病严重时,其病斑同水稻白叶枯病有类似的症状,都属细菌性病害,都会呈现黄褐至枯白的大斑,但水稻白叶枯病很少见菌脓,防治方法及用药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