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文章图片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我想 , 几乎每一位游戏玩家或多或少地都对“自走棋”有所了解 。 2019年初 , 巨鸟多多的《刀塔自走棋》席卷了每一个直播平台的首页;而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 国内的、海外的 , 无数看到其中可能性的开发者们前仆后继地闯入到这片“新大陆”上 , 开始了自己的耕耘 。 随后 , 我们不但有了无数命名为“自走棋”的游戏 , 也在MOBA(比如《英雄联盟》)、MMORPG(比如《逆水寒》)、RTS(比如《战争艺术:赤潮》)等等品类的游戏里看到了它的影子 。






我的朋友曾经把这种一拥而上的“拓荒”称为“刀耕火种”——原始人用石斧砍伐草木 , 放火烧出灰烬 , 然后在烈火平息的温暖土地上播撒种子 。 它是野蛮的、粗放的:最早放火的人、最初播种的人 , 很有可能并不是最终收获的人 。
现实中发生的故事正是如此 。 现在 , 距离《刀塔自走棋》横空出世已经过去了三年 。 如今 , 《刀塔自走棋》依然在保持更新 , 也拥有一部分忠实拥趸;脱胎于《英雄联盟》的《云顶之弈》即将迎来新赛季 , 从玩家人数上来看 , 它似乎是这片土地上最后的王者;V社以罕见的高效率完成、又罕见地进行了频繁更新的《刀塔霸业》早在一年多以前就门可罗雀 , 而这个项目也让《Artifact》项目组左支右绌 , 最终完美双输 。 反倒是“后知后觉”的暴雪在炉石中植入的《酒馆战棋》提供了独树一帜的体验 , 让这款游戏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






回过头来看 , 我们已经从那片刀耕火种的土地上离开很久很久了 。
每一个游戏人应该都感受到了自走棋品类热度逐渐下降的事实——去年前年曾经遍地开花的电竞比赛(比如2019年TGA腾讯电竞运动会甚至包含了4种不同的自走棋比赛)现在也几乎不太能看到了 。
另外 ,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 随着自走棋游戏的不断更新 , 玩家上手的门槛和学习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 由于需要保持游戏活力、维护多样性 , 开发者不得不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对棋子和羁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 。 在长年以来积累的改动中 , 游戏正在一步步地变得复杂 。 存钱、卖血、搜牌、上人口、合装备 , 这些动作的时机和目的在每一种阵容中完全不同 , 这意味着只要一段时间没玩游戏 , 再次回归就显得困难重重 。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来源于自走棋游戏的移动端 。 前段时间 , 《云顶之弈》授权手游《金铲铲之战》上线 , 而在实际游玩中人们发现 , 较为复杂的、从《云顶之弈》继承的操作其实是与手机平台轻量便携的特性格格不入的 。
在官方合作软件“腾讯手游助手”的介绍中 , 他们提到玩家可以通过模拟器在PC上游玩这款游戏 , 而优势则包括“可以一边看攻略一边玩游戏”——从前 , 人们用各种稂莠不齐的“云电脑”在移动端游玩《云顶之弈》;如今 , 人们用模拟器在PC端玩它的手游 , 这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转变 。



当自走棋变得越来越厚重 , 每一回合的操作和决策变得越来越多 , 在我看来 , 它就开始与“自走”二字南辕北辙了 。 事实上 , 你很难像最开始那样“一心二用” , 一边下棋 , 一边干点别的 。 看个电影尚且会影响你有限时间的操作 , 上班摸鱼就更是万万不可了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一些轻量化的、简单的自走棋似乎再一次走进了玩家们的视野 。 近日 , 一款于去年九月上架的游戏《小动物自走棋》(Super Auto Pets)被几位知名主播当作休闲游戏直播内容 , 意外地获得了不错的节目效果;于是在上班第一天 , 我也尝试了这款小品级的免费游戏 , 然后实实在在地摸了一天的鱼 。


【云顶之弈|当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
自走棋游戏的形式并不复杂 。 这种脱胎于麻将的、目前已经较为固定的体系想要获得玩家的青睐 , 棋子设计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 《小动物自走棋》将emoji中的各种动物做成了棋子——在游戏中 , 你不仅可以看到低等级的蚂蚁、蚊子、鱼 , 也有高等级的河马、长颈鹿、美洲豹 , 甚至还有神话生物中国龙——这些emoji不仅便于理解学习 , 还因为其粗糙简单的战斗特效搞出了极为魔性的表现效果 , 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了 。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棋子之一是“驯鹿” 。 它在死亡后会生成一辆“愤怒的公交车” , 攻击可以溅射到第二格的棋子上;另一个有趣的棋子是“中国龙” , 购买1级棋子可以增加场上单位的血量和攻击 , 有点类似《酒馆战棋》某个版本的“诺米” 。
在游戏性上 , 《小动物自走棋》一方面沿用了传统自走棋的基本框架 , 即 , 每一枚棋子都有特殊技能、复数低星棋子可以合成高星棋子、随着游戏进行玩家能购买级别更高的棋子、玩家可以耗费金钱轮换商店中的棋子 。



另一方面 , 它也对自走棋模式进行了简化 。 比如 , 玩家固定每轮获得10金币 , 无法存钱、没有利息;(和酒馆战棋一样)去除了等待区 , 并且只提供了5个格子;战斗固定以玩家排布的顺序开始 , 几乎没有随机性;除了小动物们 , 玩家还会在商店中刷到各种食物以强化棋子;以及 , 在独特的“竞技场模式”中 , 你的操作并没有时间限制——玩家面对的是曾经进行过此游戏的玩家在这一轮的投影 , 你可以在轮间停留任意时间 。



另外 , 除了Steam、App store和安卓平台 , 你甚至可以直接在一个连接到itch.io的网页端开始游戏 , 只要注册一个账号 , 你的数据就会被保存 , 并且与其他平台互通 。 虽然目前没有中文 , 但是游戏内容简单、便于理解 , 即使不看说明也可以很快上手 。
这意味着你大可以在办公室打开一个网页 , 闲下来的时候组一组棋子 , 一旦有事可以立即暂停 , 不需要影响任何人的游戏体验(和办公体验)——所以我说 , 这是自走棋回归“摸鱼赛道”的一款不错的作品 。
另外 , 游戏虽然有内购课金内容 , 可以解锁全新的棋子;但是设定上免费玩家和课金玩家并不会排到一起 , 这一点显得十分友好 。
不过 , 即使是如此简化的的自走棋 , 依然存在许多套路 。 在论坛、贴吧和视频网站 , 你已经能看到许多“运营心得”和“吃鸡阵容”



《小动物自走棋》并不复杂 , 可行的搭配也不是很多 , 被迅速研究透彻是可以预见的 。 不过 , 我选择不去看这些攻略:棋子升星的快乐、组成羁绊的快乐 , 更重要的是休闲的快乐——这些才是我希望从这款小品游戏中找到的、源自自走棋最初的纯粹体验 。
当我看到我的驯鹿多次死亡、叫出好几辆公交车;这些公交车又变成了苍蝇 , 受到火鸡的加成 , 无数次展开攻击的时候 , 我久违地在自走棋游戏里笑出了声 。



当然 , 对于一名浅尝辄止的玩家来说 , 像这样一款游戏的游玩寿命可能并不会超过3天;但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并且将会心一笑的瞬间留在了游戏记忆之中 。
回过头来看自走棋这个被刀耕火种的人们几乎穷尽的品类 。 在大厂和小作坊的悠长战争之后 , 在这片硝烟散去的土地上 , 也许还有一些未被发掘的可能性 。
不论如何 , 感谢《小动物自走棋》 , 和它带来的短暂的摸鱼快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