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冬奥特写|呵护大雪花的“驭风人”
【团队|冬奥特写|呵护大雪花的“驭风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 为了让“大雪花”稳稳升空 , 有一群不惧风吹的“驭风人”在背后默默奉献着 。
2021年7月 , 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负责人李波接到任务 , 为“大雪花”的点火方案提供可行性研究 。 他介绍 , 原计划采用悬挑方式将“大雪花”吊起 , 倾斜于地面 , 火炬手将火炬插入后 , 再继续吊起“大雪花”完成升空、旋转等动作 。 然而在模拟实验中 , 团队发现 , 受鸟巢建筑物影响 , “大雪花”升起区域的风速条件与局地风气候并不相同 。 为此 , 他们又制作了鸟巢1/200缩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 , 确定出了“大雪花”在开幕式中受到风速的概率模型 。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 “大雪花”形体十分复杂 , 还要在开幕式中进行动态表演 , 只有制作出高保真的缩尺模型才能准确测量 , 得到它在不同状态受到的风荷载 。 “‘大雪花’由橄榄枝、小雪花组成 , 整体是镂空结构 , 传统的建筑物风洞试验模型搭建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 ”李波说 , 只能采用3D打印 。 经过不断的尝试 , 团队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铝合金材料 , 制作出的高保真缩尺模型 , 逼真程度让主火炬设计团队都大为赞叹 。
可多次试验后 , 团队发现按照原方案 , 无论风速如何 , “大雪花”总是控制不住地左右摇摆 。 倾斜状态下 , “大雪花”的摆动高达1至2米 , 火炬手根本无法将火炬准确插入其中 。 李波说 , 经过反复对比分析 , 原方案调整为“悬挂+支架”的方式 , 不仅能保证火炬手准确插入火炬 , 还符合简约的理念 。
经过一次次尝试 , 晶莹的“大雪花”最终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稳稳亮相 。 李波自豪地说:“能够参与如此意义重大的项目 , 我和团队都感到十分荣幸 。 ”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
文章图片
来源 客户端 冬奥会刊 | 采访人员 何蕊
编辑:韩烨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推荐阅读
- 视界|“芯芯之火”点亮冬奥炫彩视界,背后是自主芯片在发力
- 变化|火星传来冬奥祝福 揭秘“天问一号”如何在太空完成高难度自拍
- 硬件|节能保温:牛津团队展示可吸收或反射热量的智能窗户涂层
- LG|亲叔叔也不行?外媒称LG会长具光谟拒绝将芯片发展团队转交LX集团
- 材料|冬奥健儿领奖专用口罩里藏着青大“黑科技”!
- 保利|冬奥会刮起黑科技旋风 保利携手SAAI、慢云打造智慧空间
- IT|中国浪漫如何炼成?冬奥开幕式团队几乎被张艺谋“榨干”
- 最新消息|北京冬奥组委:新春特别版冰墩墩即将上线
- 视点·观察|冰墩墩成顶流徽章脱销,北京冬奥周边有望吸金25亿元
- 冰面|打造冬奥史上“最快的冰”,北大教授张信荣谈冰下“硬核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