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众所周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就是青藏铁路,它又被誉为天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还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是坐过这条青藏铁路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条单线,这是为什么呢 ? 难道不怕相撞吗?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这个就要从建设青藏铁路的难度开始说起了,青藏高原地理位置高,常年寒冷缺氧,冻土到处都是,这样一来导致施工难度非常大,建设成本也很高 。还有一点就是西藏地广人稀,经济也不发达的原因 。导致货物的运输需求小,客运量也很小,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所以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的话,单线是完全可以满足运输需要的,而且青藏铁路是个赔本买卖,所以要尽量少赔 。修单线就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如果是双线,那么花费的财力更多,时间也更长 。其次后期的维护费用更高,所以铁路是否修建复线,关键还是要看单线铁路的繁忙程度,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如果客货运输发展潜力巨大,便可以考虑修建复线铁路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种单线上行驶的火车,不会相撞的原因是因为铁路上有附属的铁轨,当遇到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先在附属铁路上停留等待,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等对方的火车过去之后在回到正常的铁路上行驶就可以了,青藏铁路的修建耗时了整整七年。克服了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 。


为什么去西藏的铁路都是单轨?

文章插图

在这里,也向修建青藏铁路的工程师们致敬,当然,现在西藏的铁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造中,相信未来有一天,西藏的铁路交通也会越来越好 。

其他网友观点

准确地说是单线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是修建的单线,这一段铁路修建时遇到的三大难题是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的路段还并不是那种高山峡谷,缓坡式上升,所以两台内燃机车就能够牵引列车前行 。由于进藏铁路主要是战略上的意义,平时运量并不像京广、京沪、京九、陇海、沪昆那些线路那么大,所以单线是能够满足货运方面的需求了,只是客运方面能开行的列车对数有限 。青藏铁路建成后又修建了拉日铁路,现在拉林铁路也即将建成 。拉林铁路也是川藏铁路的一部分,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单线 。川藏铁路成都到雅安段是双线,因为那段相对来说地形并不复杂,比较平一些,但是从雅安到林芝那段工程相当艰巨,从四川盆地边缘到青藏高原上,中间要经过高山峡谷,而且地质条件相当复杂,能把铁路修建出来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川藏铁路的修建是增加一条进藏的通道,南方地区进藏就不用都去挤青藏铁路了,这也能减轻青藏铁路的压力 。川藏铁路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成后也能进一步拉动西藏的旅游业,让更多城市能够开行进藏的列车 。

其他网友观点

知道所提问的单轨意思是单线,铁道线,分来回方向,现在在我国家修建铁路新线路,大多是复线工程,就是来去方向各行其道,称之谓上行线或下行线,也称双轨,就是双线,优势运力提高一倍,提速,安全糸数高 。而以前老线开始都是先修单线,投资低,工程量小,刚开始通车,也能满足运输需要,后来远力紧了,不得不再改造修复线了 。再后来国家有钱了,从长远考虑一次性投入巨资开工新复线,如京九铁路线,就是九十年代一次投资、新建复线,现在在全国还有许多单线电路,比如京原线,北京至原平的线路 。

那么青藏铁路格拉段是单线,大家应该理解,翻跃昆仑山口和唐古拉山口海拔达五千米以上,途经了三江源终年冻士地带,在世界最高海拔地区修建了铁路,地质环境,施工难度,投入大量物资和施工队伍,经数年艰难施工才修好了格尔木到拉萨区间铁路线路,解决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为发展西藏经济,巩固西南边疆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路运输的数倍运量,能在高原上修一条单线铁路实属不易,投入巨大,如修双轨投资要倍翻 。现在了开始修川藏线也是单线,从日喀则到尼泊尔也要修出境线路了,先解决通铁路的问题,短时间内单线铁路就可以满足运输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