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轶事: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竟依赖海盗帮助

近日,海南海洋文化研究会成立,征集相关论文,在所列举的论题中,多方涉及,却忽略对海盗现象的考究 。在海南的海洋文化中,海盗故事和他们所埋藏的宝藏一样,被时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沉淀到了历史的角落 。其实,在唐朝天宝年间,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之际,曾因受海南崖州大海盗冯若芳等人相助,东渡才得以成功,双方结下一段不浅的缘份,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成为历史烟尘中值得玩味的一段往事 。
首次东渡鉴真“被海盗”
大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4月),受日本留学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鉴真及其弟子等21人准备从扬州出发,东渡日本 。然而,唐朝政府并没有批准鉴真东渡 。当时推崇道教的唐玄宗对佛教则采取了“抑而不毁”的政策 。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下令削减全国的僧人和尼姑数量,一万二千多僧尼被还俗,并禁止再造新的寺庙,禁止铸造佛像,禁止传抄佛经,禁止官员和僧尼交往 。鉴真要去日本,也惟有采取“偷渡”的办法 。
当时东南沿海海盗横行,倭寇也不少,台州(今浙江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县地)、温州(今浙江温州市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明州(今浙江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岛等地)海边都遭受其害,海路阻塞,公私断行 。在此形势下,鉴真一行的动向,格外引人注目 。
东渡准备工作在顺利地进行着,岂料却发生了内耗 。
鉴真大弟子道航认为:如海和尚只是少学晚辈,不适合跟随鉴真东渡 。如海和尚大为不满,就秘密向淮南采访厅采访使诬告:长安和尚道航和日本和尚荣睿、普照等人造舟入海,与海盗勾结 。有若干人,已备好干粮,分布在既济、开元、大明寺,不久要带领五百海盗洗劫扬州城……
采访使听后,极为震惊,当即扣留了如海,并派兵到各寺院搜寻中日僧人,道航、荣睿、普照等都被捕,船只和物资也被查封 。后查明是诬告,人(僧)放了,所造的船只却被没收归公 。鉴真第一次东渡胎死腹中 。
……
鉴真与海南海盗结缘
天宝七载(748年)春天,荣睿、普照又绕道潜来扬州,来到鉴真大师当时居住的崇福寺 。他们小心地问鉴真大师,是否还有东渡的打算 。
鉴真大师坚持初衷,毫不犹豫再次着手准备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七日,鉴真大师居然又率领弟子们,从崇福寺出发,到扬州新河上船起航了 。更想不到的是,这第五次东渡竟然会是“一生辛苦,何剧于此”!(《唐大和上东征传》)
船行到狼山,又遇见大风,辗转到了定海的小洋山 。一个月后,风向不错,船行到了舟山附近 。停留一段时间等风后,又向着今天普陀山南出发 。而就是这一段航程,让鉴真大师一行备经苦难 。同年十月十三日,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他们竟然航行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 。
当地头人冯若芳隆重接待了鉴真一行,并把他们安排到自己家里,虔心供养 。
张家港博物馆的一位考古专家曾经谈到,“按唐代法律,非国家派遣不得出国,而东渡的鉴真在当时不是国家派遣,只是一位私自出国的‘偷渡客’ 。”
为何鉴真在海南成为座上客,并得到厚重资助?
《东征传》说到的冯崇债、冯若芳是亲戚 。官府与海盗相互依托的实录告诉我们,隋唐时,海南存在一个豪强割据现象 。据此,可知盛唐时冯氏在海南还是很大的豪族 。他们是高凉冯氏的后裔,豪族之间相互兼并,至梁前期以高凉冼氏为最大 。自冼夫人嫁冯宝而冯氏取代冼氏为最大豪门,其子孙散落在海北、海南 。海北盛于隋季唐初,至武周后式微,其在海南者则盛唐时仍为大豪族 。
冯崇债这个大首领仅为振州之别驾,乃州刺史之佐贰 。可见,海南诸冯与唐朝廷之间的关系必不如海南之北,所以,地处南端的振州对唐朝的法规不甚“敏感”,对鉴真这样的大和尚,振州别驾冯崇债明里暗里都知道鉴真私自东渡,他们不仅没有处理他,还亲自带领官员僧俗相迎,乃至亲自掌勺做饭,供养鉴真等人 。
盘踞万安州的大海盗
古崖州(振州)在中国史书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水南村的大港 。大港作为通商口岸,在海南古代海上交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唐代,我国的对外贸易已十分发达,往返于广州、扬州、泉州和波斯等国的中外商船,为了避风和取水,经常停泊于大港 。大港成为南方海外交通的中转站 。当时海南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槟榔等土特产也从这里远销国内外各地 。偏僻的海岛,物产如此丰富,还有繁忙的物流中转中心,物产一周转,自然激起一些豪强的贪婪之欲 。冯若芳不过是豪强中的“成功人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