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历史 中国何时进入“馒头时代”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大家对美食的历史兴趣大增 。这里我们将“馒头时代”、“吃饼时代”:“包子时代”一块向各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
北朝胡人开启“馒头时代”
与“粥”一样,“饼”也是古人主食之一 。饼的兴起,与面粉加工技术的成熟和发达直接相关 。早在西汉时即有吃面饼现象,但这种饼更似点心,倒是西北方少数民族的胡饼与现代的饼定义相近,并在东汉贵族阶层流行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续汉书》称,“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魏晋以后,随着面粉加工手段的进步,饼食在中原迅速发展,并得以在民间普及,古籍中有关“饼”的记载也随之多了起来 。
晋人束皙《饼赋》中所提及的面点就有10多种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中记录的面食超过20种,有蒸饼、汤饼、胡饼、烧饼、髓饼、乳饼、膏环等不同面食 。蒸饼,即放在笼内蒸熟的面食,故唐朝人干脆称之为“笼饼”,其做法与今天的馒头差不多,实乃早期的馒头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制作蒸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能够恰到好外地掌握发酵技术及火候,蒸饼的花样亦多 。
【舌尖上的美食历史 中国何时进入“馒头时代”】时人视上面开裂(坼)“十”字形状的蒸饼为最佳,有的贵族、土豪非此不食 。《晋书·何曾传》(卷三十三)记载,西晋贵族何曾生活极为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面食非常讲究,“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季龙,特喜欢吃蒸饼,且比何曾更会吃 。除了“坼裂方食”外,还在爱吃“馅”的 。石季龙,即石虎,《太平御览》引《赵录》记载,其“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 。有美食家分析,胡人这种在蒸饼,开启了古代中国的“馒头时代”,唐代的“笼饼”、宋代的“吹饼”,均由蒸饼而来;蒸饼放入馅料的做法,成为后来广为流行的包子做法的源头 。
唐朝全面进入“吃饼时代”
隋唐时期,古代中国人全面进入“吃饼时代” 。在饼的做法中,早其以北方少数民族的做法最妙,匈奴、鲜卑这些少数民族被中原汉人称为胡人,到南北朝时期,有五支胡人最凶,进占中原,“五胡乱华”指的就是这段历史 。胡人东进南下,也带来他们的面食制作方法,胡人吹的饼被称为“胡饼” 。汉灵帝最爱吃的胡饼,就是西域胡人做出来的,系用炉子烤制 。胡饼又叫“胡麻饼”、“抟饼”,胡麻就是芝麻,胡麻饼就是今天的芝麻烧饼 。
后世多称胡麻饼为“麻饼”,这或与石虎的避讳有关 。石虎本身就是胡人,“胡”与“虎”又谐音,遂改称胡麻饼为“麻饼”,《赵录》中即持此说 。有一说法,中秋节流行的月饼,即由胡饼而来 。有一说法,当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八月十五得胜归来 。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将胡人献的祝捷饼分食群臣,此后遂有中秋吃胡饼之俗 。唐玄宗李隆基时,杨贵妃将胡饼易名为“月饼” 。此说查无出处,但唐人八月十五有吃饼之俗不虚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即称:“寺家设餺饨、饼食等,作为八月十五之节” 。
唐代虽无月饼,但宫里流行一种高级面点,即所谓宫饼 。《洛中见闻》称,有一年唐僖宗在八月十五晚上吃饼,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赐饼新科进士 。宫饼在宋朝皇家中也流行,传入民间后,俗称“小饼”、“月团”,也许这才是月饼的前身 。被宋朝皇帝吃出名的,还有一种包馅的面点 。当年还是北周大将的宋太祖赵匡胤,率军进攻南唐,在安徽寿县发生激战,因战事不利,操劳过度,赵匡胤茶饼不思,是当地一种带馅面点救了他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此面点被称为“大救驾” 。
宋朝引领“包子时代”
近期,“包子”成热词 。包子何时进入百姓餐桌的?在宋代,宋代开始流行“吃包子” 。可以说,是宋朝引领中国进入“包子时代” 。宋代包子是在唐代笼饼基础上产生的,在宋代出现了一种A(造字,“俊”左边换成“食”旁)馅的面食,其与馒头形成相似,馅有素菜馅和肉馅两种,这就是现代“菜包子”和“肉包子”的原型 。“包子”一词,在宋代已出现,时又称“包儿”,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条,即有“细馅大包子”、“笋肉包儿”等各种包子的记录 。宋代包子,有发面或半发面两种 。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记载,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二月丁酉,宋仁宗诞生之日,宋真宗很高兴,于是“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 。这包子可不是一般包子,馅子是金子、珠宝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都有芭蕉扇 有何区别呢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