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这个词的误读 只有进入四川后才被定名长征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雨绵绵秋风寒 。树树梧桐叶落尽,愁绪万千在心间……”
提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始,有些人会想到《十送红军》的歌,以及乡亲们为部队送行的动人情景 。其实,这首江西民歌描绘的场面并非长征出发 。因为当时突围的决定只有极少数领导人知道 。部队为避免暴露意图没有向指战员和群众说明要出征,出发也选择夜间而未惊动老百姓 。长征开始后半个多月,国民党当局才知道主力红军已离开 。
长征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行动,开始为什么要严格保密?这一决策又是怎样制定的呢?
“姓朱名毛字赤匪,江西人也”
红军放弃根据地远征,《长征组歌》的歌词说是“战略转移去远方” 。离开辛辛苦苦创建的根据地,干部战士无不心情沉重 。长征出发前,即1934年夏,毛泽东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曾写下《清平乐?会昌》,其中“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两句,就表达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面临危机的忧虑心情 。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根据地,自1927年秋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为开端 。1929年初,因国民党军实行会剿,井冈山上缺衣乏食,毛泽东、朱德率部突围东进赣南、闽西,“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至1930年终于开辟出一块全国最大的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全盛时有21县300万人口,中央红军将近10万人 。1931年11月7日,赣南瑞金城内还举行了一次“开国大典”,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从此,“毛主席”一词传遍天下,“朱毛”也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的象征 。由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终日叫嚷要“剿灭朱毛”、“铲平江西赤匪”,许多封闭地区的士绅们还以为“所谓朱毛者,姓朱名毛,字赤匪,江西人也” 。
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成功的影响下,鄂豫皖、湘鄂西、川陕边、湘赣、湘鄂赣等地也创建了苏维埃区域和红军,苏区总人口近1000万,主力和地方红军最多时将近30万人 。
然而,自1931年以后党内出现了照搬苏联教条的“左”的错误指导,国民党当局又倾全力“剿共”,南方革命根据地逐个丧失 。1933年以后,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在上海难以生存,迁到瑞金,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实行了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一系列“左”的政策,结果无法打破敌军围攻,不得不突围寻找新的落脚点 。
长征开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直随中央红军行动,途中仍发表宣言文告 。尽管这个政权的家当只剩下马背驮的几个文件箱,其存在却象征着革命的红旗不倒 。直至长征结束,中共方面才取消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迎来了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 。
【长征这个词的误读 只有进入四川后才被定名长征】在半年犹豫后仓促决定突围
中央红军突围的初议,始自1934年春夏之交 。当时红军同国民党军硬打硬拼完全陷入被动,丢失了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城 。外国顾问李德失去粉碎“围剿”的信心,向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提出应该转移 。博古召集中央书记处开会研究,对是否转移迟迟未下决心 。
此时,中共中央组织关系上还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于5月间发电莫斯科请示是否可以转移 。7月间,共产国际回电同意转移,却又希望能再坚持一段,看一看形势能否扭转 。此时,军委派出红七军团6000人向闽浙皖前进,让湘赣边区的红六军团离开根据地去湘西,用周恩来的话说:“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调敌 。
9月间,共产国际得知红军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谈判取得一定进展,因此致电希望能再坚持一段 。10月上旬,中央得知蒋介石要发动最后围歼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才仓促决定迅速开始突围 。
1934年10月中革军委发布的长征命令
对放弃中央根据地这样一件大事,临时中央负责人在犹豫不决时又片面强调保密,政治局内也未开会研究 。据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时回忆,准备出发时只由博古、李德和他组成的“三人团”开过两次会,政治上由博古作主,军事上由李德作主,周恩来只负责督促计划实行,其他领导人大都在红军出发前才得知此事 。广大军民更缺乏远征的动员,主力红军的突围行动,还多被认为是在附近打些运动战又会回转,结果使出征和留守两方面都缺乏准备 。
国民党将领透露总攻计划
1934年秋,国民党“围剿”军采取推进一步、马上构筑碉堡、然后再推进的方式,将中央苏区压缩到只剩下七个县,10万红军被50万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部署在赣州阵地上的红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