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亲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几个类型?

和亲的功能和性质大概可分为七个类型:
第一:安边型 。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最为典型 。西汉刚建立时 , 匈奴正处于上升时期 。冒顿单于东破东胡王 , 西逐月氏 , 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 , 接着又侵燕代之地 , “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的地域 。而“汉兴 , 接秦之弊 , 诸侯并起 , 民失作业 , 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 , 人相食 , 死者过半” 。“那时候的汉朝初建无力对付上升时期的匈奴 。和亲则成了西汉统治者安边的重要手段 。首倡和亲之策的刘敬认为:目前“和亲”不仅可以解围 , 而且还可以使两个民族和平相处 , 为汉王朝整顿内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强实力都是有好处的 。接着向刘邦建议:“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 , 厚奉遗之 , 彼知汉嫡女送厚 , 蛮夷必慕以为阏氏 , 生子必为太子 , 代单于 。何况匈奴也贪栾汉朝的重币 。就是冒顿死了 , 则外孙为单于 。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 , 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 , 彼亦知 , 不肯贵近 , 无益也 。”
这种思想从刘邦开始 , 中经高后、文帝 , 直到宣帝、元帝都是这个方法 。我们纵观一下汉匈和亲的历史就不难发现 , 汉匈双方在求婚、报聘以及正式和亲中 , 都始终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愿寝兵休士养马 , 除前事 , 复故约 , 以安边民 , 以应古始 。使少者得成其长 , 老者得安其处 , 世世平乐”;“匈奴无入塞 , 汉无出塞”可见汉与匈奴和亲完全从安边考虑 。
第二:结交军事同盟型 。汉与乌孙的和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数和亲以及辽夏之间的和亲 , 都属于这种类型 。
在西汉初期 , 西域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 楼兰、乌孙、呼揭及其周围的二十六国都已成为匈奴的附属国 。匈奴西部的日逐王在西域设置僮仆都尉 , 向西域诸政权征收赋税 。葱岭以西诸如大月氏、大夏等 , 也不得不屈服于匈奴 。只要匈奴使者“持单于一信到国 , 国传送食 , 不敢留苦” , 而汉使者在西域“非出币物不得食 , 不市畜不得骑” 。所以 , 汉匈战争的胜负 , 不仅取决于汉朝力量的强弱 , 而且也取决于西域各国的向背 。为此 , 西汉便以与乌孙和亲为手段 , 争夺西域 , 夹击匈奴 。乌孙在匈奴的西面 , 西邻康居、大宛 , 南接城邦各族政权 , 是西域最强大的政权 。汉武帝时 , 乌孙兵力强盛 , 不受匈奴羁属 , 匈奴虽几次兴兵讨伐 , 但均被乌孙打败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 , 就向汉武帝建议:“诚以此时厚赂乌孙 , 招以东居故地 , 汉遣公主为夫人 , 结昆弟 , 其势宜听 , 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既连乌孙 , 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 , 于是便有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出塞和亲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决定了这一时期和亲的动囚与性质 。这是一个动荡分裂的时期 。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 , 虽经西晋的短期统一 , 但接着便是五胡十六国的争斗 , 此后又有据有关陇地区的字文泰父子所建立的西魏北周和占有东部地区的高欢父子所建立的东魏北齐 , 还有南北朝之问的纷争 。这些政权都在逐鹿中原 , 争夺地盘 。因此 , 这些和亲完全为了结交军事同盟的目的 。前秦主苻登将妹妹东乎公主出嫁西秦主乞伏乾归向西秦求救 , 柔然社蝓与后秦姚兴“和亲”… , 共抗北魏 , 都是为了结交军事同盟 。
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更把和亲看成结交军事盟国的最好办法 。突厥自俟斤以来 ,  “其国富强” , 兵强马壮 , 准备时刻与中原王朝平分秋色 。柔然也不逊色 ,  “西方诸国 , 今皆已属蠕蠕 , 突厥与柔然在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的争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所以出现了争相和亲的局面 。西魏北周通过和亲把突厥作为盟国 , 东魏北齐则通过和亲把柔然拉为盟国 。西魏丞相宇文泰一方面将孝武时舍人元翌的女儿封为化政公主出嫁阿那瓌弟塔寒 , 另一方面又建议西魏文帝将阿那瓌女儿娶为皇后 , 建立双边和亲关系 。文帝于大统初年(535年)与阿那瓌立约 , “通好结婚” 。东魏北齐则通过和亲积极拉拢柔然 , 使其成为抗击西魏北周的盟国 。兰陵公主的出塞和蠕蠕公主的人塞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和亲 。

推荐阅读